作品名称:老旦、女将、花脸将官、花脸元帅生、番旦(从左至右) ,材质:牛皮,类别:湖北大影门神谱,规格:高72cm,湖北皮影分布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流行于天门、沔阳、潜江、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远到孝感、汉川、应城、武汉等地。 “门神谱”为当地皮影主流。明末清初时期,唱皮影戏就已成为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皮影造型、表演、词格及歌腔、渔鼓腔等的地域特色和审美特征。影人都由头、帽、上身、下身、双腿、双上臂、双下臂和双手十二个部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固定在人物前或后颈处的一根主要支杆(“命棍”)和在两手掌处的两根耍杆来操纵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皮影历史沿革
《中国最美-皮影》 / 皮影
2020-07-20
1478 0

皮影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与影发明和创造的一种融绘画、雕簇、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充满神奇与梦幻,被誉为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称中国皮影是后世电影的前驱和开山之祖。 

皮影的历史非常悠久,其起源与影子嬉戏、古代弄影幻术、剪纸、祭祀等活动不无关系。据《汉书·外戚传》所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终日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夜张灯烛,设帷帐,使武帝另坐他帐,遥观故人之影。此记载虽未言明李少翁所弄之术是否是皮影戏,但的确是运用了光影效果,因此学界一般以此典故作为皮影戏发展之嚆矢。

唐朝(618-907)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大繁荣时期,皮影戏在故都陕西兴起,并由宫廷逐渐传入民间。五代(907-960)时,寺院俗讲僧“装屏设像”宣传佛教。道教也有一种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即“道情”,来源于道曲,但当时图像仍不会动,这是影戏的雏形期。真正的影戏始于北宋(960-1127),它是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说唱文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宋朝,影戏随都城的变迁,从陕西传至宋都汴京(开封),并日臻完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崇宁、大观以来影戏艺人的姓名,还描述了“每一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等影戏演出的繁盛场面,可见宋代的皮影戏已成为一种民间普及的艺术形式。北宋亡,金兵掳走影戏等倡优伎艺百余人,影戏随之北传;南宋(1127-1279)偏安于临安(杭州),皮影也由娱神发展到娱人,由讲经到讲史,此时的影人由北宋素纸雕簇改为羊皮彩绘,社会上出现了“绘革社”(皮影的专业组织),是影戏的成熟期。这时的影戏也传播于湖、广、皖、浙等南方各地,皮影戏逐渐由黄河流域扩至全国。元朝(1271-1368)皮影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由于征战的缘故,蒙古军还把皮影戏带到了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到了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代,皮影戏迅速向全国发展,是影戏的鼎盛期,剧目日趋丰富,雕簇技艺更加精巧,用皮也改为牛皮或驴皮。各地的民间影戏班社数不胜数,就连京城的王公贵族也大兴“养班”之风。

皮影戏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从我国传入南亚以及欧洲等地区和国家。至清代,皮影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并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诸多流派,其故事脚本、音乐唱腔、表演技法、人物造型都各具特色。20世纪30年代至今,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传统民俗日渐式微,影戏也随之衰落。近代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生活和儿童题材的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