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杨柳青年画《万国铁桥》(采自天津博物馆:《沽上风物:天津民间艺术陈列》,第18页)
天津年画概说
《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天津卷】》 / 古版年画
2020-07-20
1186 0

“年画”是民间美术的主要品类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明清以来,民间年画呈现出全面繁盛的局面,产地遍及全国,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年画争芳斗艳,蔚为大观。过去人们在欢度春节之时,家家户户从大门到住室都要贴年画,把环境装饰得焕然一新。“年画”一词最早见于清末李光庭所著的《乡言解颐》,其中“贴年画”被列为“新年十事”之一。当时的情景,在同为清末人的富察敦崇撰写的《燕京岁时记》中可见一斑:“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图1)后来,郑振铎先生也认为,年画“是在新年的时候粘贴于门上、室内墙壁上作为装饰品之用的”,以使家庭里“现出无限的生气与喜悦”。笔者以为,这恐怕是对狭义的“年画”概念最为妥帖的解说。

年画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既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审美要求,又传播了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凝聚了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堪称我国传统美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需要“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其文化价值却更加鲜明地彰显出来。有识之士早已发现,年画是记录一个民族的图像史书,是难得的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的形象史料,其在美术史上的独特价值更不容忽视。

天津近京畿,邻渤海,为九河下梢之地,除了与京城文化关系密切之外,又是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兼具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带来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独特的天津文化与民俗。(图2)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天津成为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且深受影响的中国城市之一,引领了中国的近代文明。因此,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天津民间美术中,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多元文化影响。(图3)

天津地区的民间美术非常繁盛,举凡泥人、风筝、刻砖、剪纸、玩具等品类,无不广受赞誉,尤以年画最为著名。本文所讨论的天津年画,即以天津杨柳青为中心产地的杨柳青木版年画(简称“杨柳青年画”)。因本套丛书的规范与要求(古版、珍本)所限,清末民国以来兴起的石印、胶印年画,虽然与传统杨柳青年画密切相关,但并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之内。传统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末,盛于清,至民国时期始渐衰落。杨柳青年画题材广泛,内容多样,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制作上,杨柳青年画采用了印绘结合的表现方法,吸收了北方版画与院体工笔画的艺术特色,具有精细、明丽和典雅的艺术风格。

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探讨了杨柳青年画的“收集与研究”“起源”“历史与风格”“作坊与流布”“体裁与题材”“制作技艺”“画师与刻工”七个议题,力图简明扼要地勾勒出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基本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