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艺术的家具
通山县九宫山石龙沟——历史沿革
《湖北最美-通山木雕》 / 木雕
2020-07-20
944 0

通山木雕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风化侵蚀,能保存下来的作品虽然不多,但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遗留的研究,可以大致勾勒出通山木雕的传承和发展史。根据史料记载和实物考证,可将通山木雕史分为萌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近代、现代等时段。

1.通山木雕的萌生期通山县境内山林密布,古属“三苗之地”。据《山海经·海外南经·毕沅》注:“三苗国,在豫章之彭蠡。”又《史记·正义》云:“左洞庭而右彭蠡,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战国策·魏策一》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在通山县境内黄沙、杨芳、山界的山区,尚存有明显瑶、苗族文化特征的古井、神台、石屋、梯田、石墓、石坝、石柱。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河渠书》载:“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褥,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直至东汉末,因北方战乱,中原人逐步南迁,土居的三苗人亦逐渐南移,但散居于山里边远地区的三苗人仍旧居住于原地,使古楚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保留了下来。《吕氏春秋》载:每祭祀时,“入山行木,无或斩伐。”当初其所崇拜的神灵就是利用木材雕刻,这种雕刻可以认为是通山木雕的雏形。所以早期的通山木雕艺术同石雕一样,造型粗犷古朴,线条挺拔简练。

2.通山木雕的成长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时期,由于道教和佛教文化的传入,通山境内大兴土木,建造道观和寺院。如九宫山上始建于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的真君石殿、瑞庆宫、万寿宫、承露宫、九一宫。其昌盛势必带动木雕艺术的发展,各个宫殿均是“画栋雕梁”和各种神像雕刻,这时期的木雕艺术装饰性强、线条明快、图案富丽,由前期的轮廓美发展到神态美、服饰美。但总的来说此时期的通山木雕,可以列为木雕技艺的成长发育期。

通山木雕起源于佛像圆雕,通过几百年的发展,慢慢形成了以平面浮雕为基本的自成体系的雕刻技法。

3.通山木雕的成熟期明清两代到民国早期是通山木雕艺术兴盛发展的辉煌时期。特别是明末,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手工业兴盛。据清同治《通山县志》载:“明洪武八年六工匠户一十”,“万历十一年……匠户二百一十六”。这“六工”就包括木工,古代的木工同时兼作木雕。当时兴建了大量以木结构为主的庙宇、祠堂、民居,这些木构建筑主要装饰就是木刻木雕,可以说通山木雕艺术成就了通山明清木构建筑的辉煌。闯王镇宝石古民居群、大路乡芋园(大夫第)、厦铺镇周家大屋、大畈镇高坑大屋及白泥谭氏宗祠、闯王镇高湖焦氏宗祠、燕厦乡琳公祠、洪港镇南岭口成氏宗祠是当时木结构古建筑代表作。“团团四面白粉墙,屋上架的紫檀梁,屋柱根根松柏木,好个担梁广木香,雕龙画凤玉满堂。”这些在通山民间流传的民歌,佐证了通山木雕艺术的精湛技艺。明洪武六年制订《大明律》,以“严刑重罚、强化统治”。“洪武王大反天下”,“三清湖广九洗川”,通山土著居民被迫迁湘南、入壮乡,木雕艺术也随之流传,至今在湘南一带流传的木雕风格明显带有通山木雕印迹。通山木雕艺人在建筑上的精湛技艺享誉全国,被朝廷征用修建宫殿庙宇等,同治《通山县志》载:“顺治十四年十六年……班匠启运南京除逃绝开除外在纳班匠十人”。据叶氏宗谱和熊氏宗谱记载,他们的祖先曾在天津港开办木雕厂,其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

通山境内现存有大量以木雕装饰为主的古民居,从这些古民居内的雕刻内容和题材中足见当时通山木雕在古民居中的举足轻重地位。

清乾嘉年间,在通山境内颇为活跃的汉剧、采茶戏戏班的活动带动了通山木雕艺术的发展,各地兴建木构造的精美戏台,雕龙画凤。同时,各种戏剧故事、人物都作为通山木雕的题材内容开始展现。明清之际,通山木雕家具和小件木雕装饰品显得生机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木雕看橱和木雕床最能体现当时木雕技艺。于1955年在石垅乡征集的“木雕看橱“(现藏湖北省群众艺术馆),1985年11月在通山民间美术展览会上被行家们誉为“木雕珍品”,“记载着通山历史灿烂文化和古老纯朴的民情风俗”,“具有很高研究价值”。此时期的通山木雕艺术伴随着木结构建筑、家具、工艺品的发展而日臻完美,技巧日趋成熟,并出现了深度浮雕和多层次镂空技法,迎来了通山木雕的兴盛时期。

从大量散落在民间的明清时期的通山木雕作品可以看出,无论是雕饰的题材还是雕刻技法、装饰图案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当时通山木雕艺术的全面突破和提升。

通山是汉剧发祥地之一,通山采茶戏、花鼓戏在境内流传数百年,戏剧的兴盛也带动了通山木雕艺术的发展,通山木雕艺人不仅将戏剧故事、人物作为雕刻题材,同时还修建了大量以木雕装饰的精美戏台。

4.通山木雕的近代和现代

民国年间,木构房屋和木雕饰品日渐减少,民间只流传一些床架、柜、盆架、摇窝等小型简单的木雕工艺品。《通山县志》载:1936年,山下吴著名木雕艺人吴义潮在九宫山开办作坊,加工雕刻各种小型工艺品卖给香客,日军入侵后木雕作坊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号召能工巧匠组织手工业联社,1958年,县林业局和武汉市江岸轻工业局在通山联合创办了3个家具、木雕车间,生产加工木雕门窗、家具,1962年停办,1975年复建,有木工和雕刻艺人57人,1981年增至83人,扩大为6个车间。1983年12月该厂的108种产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林区产品展销会”,其中木制雕花“马夹椅”大受好评,许多工艺品被顾客纷纷抢订。1984年产值达143.4万元,不少木雕制品远销英国、联邦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35万元(《通山县志》)。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通山木雕又呈现生机。许多老艺人重新出山,开办木雕厂或作坊,带徒授艺。2009年通山县文化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统计,全县大大小小的木雕厂或作坊有25家,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叶氏木雕厂、熊氏木雕厂、周氏木雕厂、阮氏木雕厂、湖北一雕,从事木雕行业的艺人120余人。另有不少艺人远赴新加坡及浙江东阳、天津、福建、武汉等地发展。

清末和民国时期,通山木雕艺术主要以家具装饰为主,雕刻题材、内容和雕刻风格与前期比较,也相对简练,构图简洁明快,更加讲究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