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王树村先生认为,民间年画的体裁包括了“门神、历画、灶马(纸马)、中堂、条屏、贡笺、三裁、四裁、炕围、窗傍、桌围、灯画、挂钱、拂尘纸、斗方、圆光、彩选格(升官图)(图31)、扇面、洋片、圈门画、香斗、格景、功德纸、花纸(装饰纸盒用)、契纸封面……共三十多个品种,其中有些虽然与新年无关(例如扇面),但因它出品于年画作坊,或兼作小幅年画发行;有的因与民俗有关,或在其它节日里出现(如‘月光马’等),诸如此类印刷品,也权作年画,以见其与人民生活之关系和一年四季的美术活动”。
就杨柳青年画而言,其最为常见的体裁有:贡尖、三裁、门神、门画、中堂、条屏、斗方、历画、炕围、缸鱼等。简述如下:
(一)贡尖。又叫贡笺、宫尖、工尖、宫间,是杨柳青年画最为普遍的体裁之一,一般横约112厘米,纵约63厘米,由整张粉连纸刷印绘制而成。“贡尖”一词起于清乾隆年间,当时杨柳青年画已畅销北京,年画作坊逐年都将年画中印绘精良的拔尖新品,贡献于宫中,给“贵人”挑选,后来遂将这类整张横幅粉连纸印刷的画样,统称为贡尖。如果将贡尖竖着用,即为“立贡尖”,也称“板屏”或“立屏”。
(二)三裁。即整张粉连纸横裁成三张,也是杨柳青年画中最普遍的一种。三裁也称“横三裁”。相对应的还有“竖三裁”,又名“窗傍”,纸型与“横三裁”相同,只是形式为立幅。
(三)门神。可以分为文武门神两种,武门神多为秦琼、尉迟恭,贴在临街的大门上(图32)。文门神则贴于二道门上。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辟邪、祛灾、镇宅,后者则寓意升官、长寿、发财。亦有将钟馗作为门神的,却是“贴在后门上”,因为前门已有秦琼、尉迟恭把守了。
(四)门画。贴于里屋,有单双两种,包括成对的娃娃、麒麟送子、天女散花、和合二仙、古装美人、推财宝车娃娃等,尺幅如“立三裁”,也有小至一半者。亦有专门贴于年轻夫妇房门的“房门画”,以表现秀美的女性形象为主。
(五)中堂。一般挂于堂屋的正中,又称“立贡尖”或“板屏”,为装裱后的立轴,尺寸较大,两旁配有对联。其内容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及,常见的有“福禄寿三星”“关圣帝君”等题材。
(六)条屏。从古代屏风绢画演变而来,有四扇、八扇之分,内容以连环画故事居多,亦有花卉、博古的题材。
(七)斗方。主要的用途是贴在庭院中的影壁之上,称福字灯,一般尺幅约为46厘米见方,多为菱形的构图方式。内容主要有四时花卉组成的福字,娃娃坐于荷叶之上,以及福禄寿三星等。
(八)历画。年画中印数最多的一种,几乎每家每户必备一张,以便参照图上印刻的节气表按时耕作。上印二十四节气,下印灶君或芒神。此外还有《九九消寒图》《三年早知道》《春牛图》等,皆属于历画一类。
(九)炕围。北方居室内炕周围张贴的年画,尺幅如“横三裁”,画面外边印以装饰花纹带,中间画戏出故事、花卉博古等,沿炕粘贴,以增华饰。(图33)
(十)缸鱼。天津及周边地区风俗,新年水缸上必贴一幅鱼画,以象征吉庆有余,这是因为天津为九河下梢,网鱼之户较多。年画中的缸鱼,大者用整张粉连纸,小者如“三裁”,为其他年画产地所罕见。(图34)
上文已述,根据描绘精细程度的差别,还可以将杨柳青年画分为“粗活”、“细活”以及“二细活”三种。其中加工多而精致的“贡尖”和“三裁”又被称作“画贡尖”和“画三裁”,或称“金贡尖”“金三裁”。从印刷的时间上说,六月之前的产品叫“春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前者因时间充裕、加工多,质量较好。后者则因时间急促,气候变动大,难以掌握纸的湿度,印刷的效果较差。
杨柳青年画的题材非常丰富,综合前人的经验,可以将其粗略地分为六大类:一是门神门画,二是故事年画,三是戏曲年画,四是仕女娃娃,五是民俗生活,六是神像纸马。
(一)门神门画。门神是最早出现,并被历代沿用的年画题材,用于装饰家庭大门的门扉。从最早的神荼、郁垒,一直到我们最为熟悉的秦琼、尉迟恭,都是门神画的常见形象。其主要的职能为辟邪,把守门户,保护家宅平安。在宋代出现了紫微天官式的文门神,职能主要是赐福纳祥,从而形成了文武门神的两大主要品类。大门之外,其余房门则要贴一些带有美好寓意的各式门画,其主要形象也一变为民间传说中的神祇、童子等形象,辟邪的性质逐渐淡化,更注重喜庆吉祥的装饰效果。
(二)故事年画。此类年画题材多取自经史、小说、神话、传说,也包括戏曲故事,一般而言,场面较大,构图丰满,景物刻画真实自然。画师选取故事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和场景,配合人物的榜题和画面的题跋,使人一望便知故事内容。但其处理人物神采、动作、服饰、甲胄等,则明显受到戏曲的影响。虽然很多历史故事不尽如史实,却也可以从中看出过去的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传统的道德观念、忠孝节义的思想,也通过这些贴在墙壁上的作品得以世代相传。(图35)
(三)戏曲年画。戏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因过去的戏曲是以“出(齣)”为单位演出的,所以表现戏曲的年画一般被称为“戏出(齣)年画”,简称“戏出”,指的是以表现舞台上的戏曲故事、人物、演出场面等为内容的年画。这些作品大多没有布景,仅设桌椅等物。王树村先生曾经给戏曲年画“一个明显的界定”,即“以表现戏曲舞台上的表演艺术为目的,即使画面上画的是真山真水,活马实车,从人物的装扮和身段表情也可看出那是在演戏”。观画者若懂戏,对画中人物场景包括剧中最精彩的瞬间表演自会有更深的了解。在北方农村的炕边土墙上张贴此类年画,可令新春的冬日平添灿烂,又可从故事中获得知识,还可以满足常年看戏之愿望。(图36)
(四)仕女娃娃。此类题材的年画,在北方年画中比较常见,民间对于家族子孙繁盛、妇女贤良淑德的愿望在此类年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娃娃画常以一或两三个儿童为表现对象,大都利用画中人物身旁所伴之物,以象征或谐音的手法寓意吉祥,题目也契合着大众心理,表达了人们传宗接代、祈财求福的心愿。作品的构图大同小异,用色鲜亮,着重表现娃娃的活泼健美。仕女的形象经常与娃娃出现在一起,妇女如贵妇,娃娃如贵子,既有亲情,又具天趣。也有单独表现仕女的作品,形象俊美而典雅,设色清丽,格调美好。
(五)民俗生活。此类年画涵盖的范围较广,凡是与民俗生活有关的岁时节庆、祈福纳祥、四时生活、风俗时事,皆属此类。也有为数不多的四季花卉、青绿山水、风景名胜、马路街景、博古瓶炉和翎毛走兽,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喜欢贴的静物、竹兰梅花、图案花样、吉祥符箓等。其中的“风俗时事”作品最为人称道,除了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之外,有些作品还描绘了近百年来人民反帝反封以及提倡文明进步、男女平等、热爱国家等内容,体现了民间年画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征,俨然是一部图像的近代社会史。
(六)神像纸马。新年时候的“神像”和“纸马”是为了适应年节的敬天、礼神、祭祖等民俗活动而创造的,所供奉祭祀的皆为能给人间带来好运的神灵,主要指的是在祭神时张贴的财神、灶王、钟馗等,色彩鲜明,构图饱满,贴挂供奉于室内或庭院,庄重肃穆之外,也散发着新春的喜庆气氛。(图37)“纸马”在不同地区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如“神祃”“神马”“纸马”“甲马”等。和北京一样,天津也有刻印的“百分”,包括了佛道儒等各种神祇,适应着新年祭祀和各行各业祭拜祖师的活动。这些纸马皆寄寓着人们免灾避祸、祈福求财的愿望,大多祭毕随即焚化。一般而言,纸马的造型简略随意,画面单纯自由,但杨柳青的纸马却以精工细作见长,神秘、肃穆的风格之外,又颇为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