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久远且地域广阔,中国传统首饰的内容和式样极其丰富。从装饰部位而言,可将其分为发饰、耳饰、颈饰、臂饰、手饰五大类别。就实际使用情况看,这五类也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由于流行区域十分广泛,其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没有明确的区域限制和地域特点。
(一)发饰
大体而言,中国传统发饰主要有簪、笄、钗、步摇和梳篦。
簪和笄都是古人用来绾发的长针。《释名•释首饰》中云:“簪,建也,所以建冠于发也。”又,《说文》中有云:“笄,簪也。”
在新时器时代遗址中,可见到用于固定发髻的骨笄,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江苏常州马家浜文化遗址均发掘出土了多件骨笄。其外形为圆锥或长扁条状,顶端粗宽而末端尖细。
继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先民用笄束发成椎髻结于头顶或脑后的例子更多。河南殷墟出土商代的一件玉雕人像,双手抚膝跪坐,头发汇于脑顶,再向下梳一短辫。头部顶端还有一个对穿的小孔,正可插入发笄。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量骨笄,共计499件,其中大量骨笄已残碎,按其不同笄头,大致可分为夔形头、鸟形头、圆盖形头、方牌形头、鸡形头、四坡屋顶形头六种。
发展到后来,笄只用于男子,将戴于头部的冠体固定住,即将头上所戴的冠用笄从冠旁孔中横贯到发髻中,由另一旁的孔穿出来,把冠固牢于发髻上。簪和笄的用料也更为丰富,有骨、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玳瑁等。一般而言,笄相对简单,而簪的顶端多以珠宝装饰。常用龙、凤、麒麟、燕、雀、游鱼以及四季花卉等作为装饰纹样,如宋代鎏金凤鸟纹银发簪和明代嵌宝石累丝花形金钗。
有的簪首还以蝉、蜻蜓、蜘蛛、蜜蜂等春夏昆虫为造型,生动别致。如无锡华复诚妻曹氏墓出土的玉叶金蝉簪和江苏吴县五峰山出土的玉叶金蝉簪,均系此类发簪的佳品。尤其后者玉叶扁薄,玲珑剔透,簪身承托一只金光闪烁、形神毕肖的金蝉,金蝉似在玉叶上栖息奏鸣,构思巧妙,动静结合,妙趣横生,且有金声玉振之意,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陕西灵丘曲回寺村出土的元代金蜻蜓头饰便是以蜻蜓为造型。其器簪身横长7.7厘米,簪头蜻蜓的头、胸、腹均经模压、锤打,卷成筒状,造型立体,腹下留两条针柄。无锡鸿声前房桥明墓亦出土一对花叶蜻蜓金簪,此簪在锤揲出叶脉纹的金叶上用弹簧形的细金丝颤颤袅袅缀一只展翅欲飞的金蜻蜓。蜻蜓的翅膀和身子上的纹路清晰可见,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蜜蜂簪,如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一对玛瑙佛手蜜蜂形金簪。簪首镶一块橘红色玛瑙,色泽鲜亮,玛瑙雕刻成佛手形,顶端有一只玛瑙制成的小蜜蜂,栩栩如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蜜蜂象征勤劳、繁荣和爱情。蜜蜂的“蜂”字与“丰”谐音,寓意风调雨顺。此外,“蜂”字又与“封”谐音,蜜蜂与猴子一起即为“封侯”之意。
蜘蛛簪,如南京中华门外邓府山出土嵌宝石蜘蛛形金簪。簪首作蜘蛛形,蜘蛛的首与腹部镶嵌红、蓝宝石,再用金丝弯曲制成蜘蛛的八只爪,用一对金珠制成蜘蛛的双眼,形态逼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蜘蛛素有“喜蛛”之称,寓意吉祥。
钗是一种用来绾发的两股簪脚首饰,有多种插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数量也并不一致,既可左右各插1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6支,合为12支。古人多在钗首錾刻花纹装饰,如唐代鎏金菊花纹银钗(2件),其一残长29.8厘米,最宽处7.5厘米,重30克;其二长34.5厘米,最宽处7.5厘米,重30克。钗不仅是一种饰物,还是一种寄情之物。古时恋人或夫妻之间有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表述的即是这种离情。
步摇是以花朵、枝叶为形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摇之意。在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列女古贤图》漆屏《周室三母》《有虞二妃》和传晋代顾恺之《列仁智女图》《女史箴图》中的女性,发髻上都簪有笄首为花形的步摇。
与中原地区汉族女性佩戴的步摇不同,慕容鲜卑贵族男女都以戴树叶形步摇冠为尚。辽宁北票房身村前燕墓曾出土大小金步摇冠两件,小的高14.5厘米,大的高28厘米,其基座均为透雕金博山,其上伸展枝条十余枝,缀以金叶。后期出土的步摇与之十分相似,都是以金博山为基座起金枝,有的金枝呈螺旋状缠绕向上,枝条横伸,分成两层,共垂缀40余片金叶,富丽堂皇。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西河子北朝墓出土过两件兽首金步摇冠,一为马头鹿角金步冠,一为牛头鹿角金步摇冠。鹿是鲜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纹样之一。其一在马头额部镶嵌料石,眉梢上端加一对圆圈纹,每个枝梢挂桃形金叶一片。另一件头部似牛,以牛角为主根生出多层枝条,每个枝梢挂桃形金叶一片,共14片。此时金步摇冠已使用锤揲、嵌镶及暴珠工艺,鱼子纹的焊接,更是巧夺天工,如器中多处焊饰小金珠或金丝组成纹样,内层嵌有各色料石,高贵华美。
唐代是中国传统首饰的繁荣时期,其中金银首饰尤为突出。此时流行一种与步摇相似的花钗饰品。钗首制成鸟雀状,雀口衔挂珠串,随步摇颤,倍增韵致。其实物如安徽合肥南唐保大年间墓出土的金镶玉步摇,长28厘米,双翅展开状,镶精琢玉片花饰,下端分垂珠玉串饰,晶莹辉耀。
孟浩然“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句中的“翠羽簪”,则是一种以鸟类羽毛为装饰的发簪。
梳篦是一种由理发用具发展而成固发兼装饰的头上用品,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多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成。中国自古便注重礼仪,人们对自己的仪容装饰十分重视,梳篦在古时更是人手必备之物,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久之,便形成插梳的风气。至隋唐五代,梳篦高度明显降低,多为梯形,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梳子造型就已非常丰富,基本特征为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多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如殷商妇好墓出土的7.1厘米高的玉梳,又如山西石楼义牒公社出土的商代铜梳,高11厘米,梳背较高,上有云雷纹装饰。
河南安阳妇好墓中曾出土一件透雕少女玉人佩,玉人头部束头箍,头顶后部似插一对鸟发梳,其发梳式样与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对鹦鹉鸟首玉梳十分相似。东周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在梳背上镂雕动物纹样的马蹄形梳子,如湖北荆州天星观楚墓出土木梳的角篦,其上透雕两只鹿,鹿身相背,鹿首相向,鹿尾相连,鹿首回顾,前肢微曲,后肢交错,作奔跑状,栩栩如生。
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多为半月形,其材质有象牙、兽角、玳瑁、木、银等。据陆游《入蜀记》记载,西南一带的妇女“未婚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支,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因为象牙梳、白角梳(以白犀角碾碎再处理成型的梳)质料易断,因此“接梳儿”(补梳)盛行。制梳业也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且都有自己的名号,如江西彭泽宋墓出土的一把银梳就錾有“江州打造”“周小四记”字样。此外,当时象牙梳染色和重染也成为一种常见的小本生意,称为“染梳儿”。高髻大冠的流行,使得奢靡之风日盛,宋代大梳的质地有白角、金、银、玉、象牙等,上面还镶满了珠玉宝石。国家多次出台限令,限制民间高冠的高度和使用材料,却屡禁不止。“冠梳”直到南宋还颇为流行,宋代以后直至明清,中国古人的梳篦样式变化不大,基本沿袭宋制。
(二)耳饰
中国传统耳饰可分为耳玦、耳珰、耳环、耳坠四类。
耳玦,一种有开口、呈扁平体的环状耳部装饰物。它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耳饰,其戴法尚不清楚。各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均发现此种饰物,出土位置大多在墓主人耳际,如四川巫山大溪遗址新石器时代第128号墓就有墓主左耳戴玉玦,右耳戴耳环的情况。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玉雕人头像的耳部也有圆形耳环。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厘米至10厘米。玉玦分两种类型,一种为光素面,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周代玉玦仍作片状,玦身多为光素无纹,部分饰弦纹、云雷纹,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厘米至5厘米。
耳珰,穿耳施珠曰珰。耳珰的材料有金、玉、银、琉璃、骨、象牙、玛瑙、琥珀、水晶等。春秋战国时期,耳珰是男女共用的佩饰。其形制主要分为无孔珰和有孔珰两种。无孔珰两端大,中腰细,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圆珠状,戴的时候,以圆锥状细端插入耳垂的穿孔中;有孔珰有纵贯的穿孔,用以穿线系坠饰,坠饰多为琉璃珠、玑、小铃之类。“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诗中“明月珰”就是指以琉璃为质的耳珰。
耳环是指穿过一个在耳垂上的穿洞来勾住耳朵的耳部饰品。耳环的出现比玉玦晚。早在商代,耳环已初具基本形状,如北京刘家河墓出土商代金耳环。耳环高3.4厘米,重6.8克,耳坠部呈扇形,往上由粗及细弯成半圆形,尾端收束成尖锥形。
宋代女性穿耳戴环之风尤为盛行,戴耳环的形象在绘画中多有表现。江西彭泽宋墓出土一对“S”形浮雕金耳环,浮雕以菊花为中心,枝叶向左右两方铺展。全器高、宽均为2.5厘米,一端为尖锐状,另一端被锤成薄片状。
耳坠是指带有下垂饰物的耳饰。它的上部即为耳环,下部悬挂一组坠饰,故称“耳坠”。古称“珥”“珰”。目前能见到最早期的耳坠是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古墓出土的一件铜质坠饰。战国时期的耳坠实物如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的一对金耳坠,其上部为金丝弯成的圆型耳环,耳环下缀有坠饰。坠饰上部由两头包金的绿松石构成,下部垂悬一组三角形金片。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土的一对则圆环上有钮,钮下的坠饰为金丝盘绕而成的两个锥体耳坠,其中一件还串有宝石。
魏晋南北朝时,汉族妇女也开始佩戴耳坠,其实物如河北定县华塔遗址出土的一对金耳坠,耳坠上部用金条作成圆环,下部为金丝编成圆柱。圆柱的两端挂有5个缀有宝石的圆形金片,中间又挂着5个小球,在圆柱的下部,连缀着六根金质链索,链索下端各连一个金质的尖形垂饰。
唐代不尚穿耳,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明代妇女既戴耳环,也戴耳坠。《天水冰山录》中就记载有多种耳坠:如“金累丝灯笼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等。
清初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生容》里将耳饰中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古人审美观念里,耳环在女性装饰中的重要地位 。
(三)颈饰
随着黄河、长江下游的大汶口、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玉等首饰相继出土。在这些首饰中,珠、管、坠、钏等玉饰数量庞大,组合复杂,制作精美。在良渚文化串饰中管的数量很多,通常以十余件或数十件贯联成串。如浙江余杭瑶山墓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串饰,内圈管长2.4—3.9厘米,外圈管长2.2—2.5厘米。玉管白色,有茶褐色斑,粗细均匀。玉坠白色,正面微凸,背面平整,其上两角钻孔,与玉管串挂,组成项饰。至周代,挂在颈部的串饰开始流行。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了一串玛瑙绿松石玉串项饰。全器以百余件形状大小不一的玛瑙组成,另有绿松石饰件和玉饰件。在河南三门峡春秋虢国墓出土了一串组合项饰,全器由6件马蹄形玉饰及2行红玛瑙珠相间穿系而成。玉饰为青玉质,形制、大小及纹饰相似,一面用双阴线刻马蹄形纹饰,一面光滑无纹,两端各有3个斜穿孔,便于穿系。红玛瑙珠共112粒,串于玉饰间。战国以后,项饰只有零星的发现,甚至在传世的绘画、雕塑里也鲜有戴项饰的艺术形象。一些少数民族却有佩戴项链的习惯,如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项链,以银丝串起500余颗珍珠分5股组合而成,下缀琥珀圆雕。红白相间,色彩鲜明。一直到清代,官员上朝时配戴朝珠,女性配饰中也普遍使用项链。
(四)臂饰
臂饰指套在腕间或臂上的饰物,主要指瑗、臂钏(佩戴在手臂上)、手镯(戴在手腕处)、手串等。
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瑗同援义,其孔大,便于二人抓握相援。《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好”就是中孔的直径;“肉”是由内廓到外廓的尺寸。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通常大孔为瑗(孔的直径大约为整件玉器直径的2/3);中孔者属“环”(孔的直径为整件器物直径的一半);小孔者为玉璧。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西安半坡遗址,就出现了用于装饰手腕的陶环。新石器时代的手镯均磨制光滑,有的外壁上还刻有花纹装饰。在北京、河南、陕西、山东、甘肃、青海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石、牙、陶、玉等质料做成的臂饰“瑗”出土,有双手用的,也有用于右手腕部的。瑗最初为扁形圆环状,后来发展为管形圆环状。新石器时代的臂饰,还有一种由两个半圆形拼合,两端各有1个或2个钻透的小孔可以系结,也有的在镯子上锯出一个小裂口,使之佩戴时具有一些伸缩性。中国古人还在腕饰外壁雕琢纹饰,简单者如绞丝,复杂者如被称为“蚩尤环”的兽面纹。在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中,陶臂钏也大量出现。在山东兖州王因墓地,人们发现有的墓主双臂佩戴陶臂钏十余对之多。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墓出土有商代金臂钏,此臂钏用直径0.3厘米的金条相对弯成环形,两端锤扁呈扇形,钏直径12.5厘米,整体光素无纹,造型简洁明快。
臂钏是一种套在胳膊上的环形首饰,又称缠臂金。苏东坡诗《寒具》虽然是写一种叫馓子的食物,但诗中“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仍让人联想到戴着臂钏的女子。臂钏能为女子容色增辉,一般讲究成双佩戴。《正字通•金部》上说“古男女同用,今惟女饰有之”,可见臂钏在早期是男女都佩戴的饰物,后来才成为女性特有的一种装饰品。臂钏出自西域,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而中原女子原是不大露出胳膊,并不时兴这种装饰的。西汉以后,受西域文化与风俗的影响,佩戴臂钏之风盛行。
手镯是戴在手腕上的环形装饰品,镯字从“金”,是掌握了金属冶炼术之后的名称。按结构,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封闭形圆环,以玉石材料为多,另一种有端口或数个链片,以金属材料居多;按制作材料,可分为金手镯、银手镯、玉手镯、镶宝石手镯等。陈国公主双臂各戴两副金钏,钏体中部较宽,两端较细,弯成椭圆形。其中一副饰以双龙,末端为两龙头相对。其形制大体仍沿袭唐代,而其钏端以两龙头相对为装饰的做法,为后世长期仿效。
我国古代手串应用较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出土了一件由13颗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玉珠和1颗小玉串连而成的腕饰,出土时置于墓主腕部。清代手串流行,起源于佛珠。串珠的材料多达几十种,古代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玛瑙、琉璃、树种、东珠、象牙,等等。
(五)手饰
在古代文献中,戒指也称“手记”“约指”“驱环”“代指”“指环”等,其中以“指环”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就已很普遍。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到了唐代,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传统戒指的式样,自汉晋至清代大体相同,只是装饰细节和用料有所变化。少数民族的戒指多镶嵌颜色鲜艳的大块宝石,如伊犁昭苏县波马的古墓葬出土的西突厥金嵌红宝石戒指。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出土过一些特殊造型的戒指。如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辽墓出土的辽代金盾形戒指、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蟾蜍形嵌松石金戒指和内蒙古包头市土右旗美岱村出土的北魏金嵌松石立羊形戒指。
指甲套,也称护甲套、护指套。中国古代女性蓄指及饰戴护指套的传统由来已久,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护指套是吉林老河深地区出土的汉代金护指,由薄薄的金片卷曲而成,呈螺旋状向上延伸,粗细长短可任意调节,简练实用。
清宫的皇后、嫔妃极喜欢蓄指甲。为了保护细长的指甲,特在手指上加罩一个套筒,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除大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饰戴,既可以对称成套地戴,也可以单手或单指戴饰。有些指甲套上錾刻有镂空的漂亮图案,如内蒙古博物馆藏清代金镂空指甲套。清宫中的这些指甲套质地有金、银、玉、玳瑁、铜、珐琅等多种材料,多利用镂空、錾花、镶嵌等工艺,纹样、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顺势而收,自然流畅,背面多为镂雕,极少封塞,这样可使空气流通,夏季饰戴不致憋闷,其实物如北京董庄清皇子墓出土的錾花盘肠纹金指甲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