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刺绣的历史沿革
《中国最美-刺绣》 / 刺绣
2019-12-13
1265 0

说起刺绣的起源,众说纷纭。话说传远古有一位妇女,因其衣服烂了一孔,欲补之,恐不美,便灵机一动,在孔上绣一小花,效果很好,乡邻争相效仿,这是刺绣起源的最早说法;也有说刺绣起源于西周文身,因文身很痛,有叫女红的女子就把图案绣于衣上,因其刺绣模仿辫子,后人便称之“辫子绣”,又称刺绣为“女红”;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意思是原始人懂得有色彩来装饰身体,一开始是将有颜色的材料涂在身上为“彰身”,后演变为“文身”,再后来是画在衣服上,直到绣在衣服上。

相关的古典书籍里有些记载。据《皇图要览》记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我国就开始了养蚕、丝,织帛。”据《尚书》记载,远在四千多年前就有章服制度,规定“衣画而裳绣。”《尚书·益稷》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史记·孝文本纪》载:“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据《左传》有“衣必文绣”,诗歌《唐风》有“素衣朱绣”,《幽风》有“衮衣绣裳”。《晋书·刑法志》亦云:“五帝画衣冠而民知禁。”《诗经·秦风·终南》载:“君子至止,黻衣绣裳。”《左传·桓二年》又载:“火、龙、黼、黻,昭其文也。”《荀子·富国》又云“黼黻文章以藩饰之”等等。周代《礼记·祭义篇》有“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蚕熟,献茧缫丝,把它们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即用不同色彩的丝线,在礼服上刺绣成各种图案)。”《礼记·月令篇》有“文绣有恒”,“文”指画,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是画的,下裳是绣的”。《周礼·考工记》的“画绩之事杂五色”、“五彩备,谓之绣”。

《后汉书·舆服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玄,下裳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意思是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有六种花,为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一种鸟,名为雉),下裳六种花纹,为宗彝(yí,指天子祭服上所绣虎与蜼的图象)、藻(水藻)、火(火焰)、粉米(白米)、黼(fǔ,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呈黑白相次的斧形,刃白身黑)、黻(fū,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等,通称"十二章"。而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必须穿着绘绣有十二章的礼服。周代又有“绣缋共职”的记载,可见刺绣在当时已广泛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只是现在还没有实物佐证。

骨针 18000年前

刺绣的最早起源无实物可证,但是我们却发现了作为刺绣最为关键的工具之一针的起源佐证——“骨针”。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先人用的“骨针”,这说明我们的编织工艺在距今18000年前就己经开始发展创造了。

据出土的文物考证,中国的刺绣史纵横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公元前1600年——前1100年的商朝织绣工艺已相当发达,到公元前770年——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有了大的发展,此时的齐鲁地区织绣工艺最为鼎盛,有“冠带衣屐天下”之称。

公元前1100年——前771年的西周朝代,考古工作者于1947年陕西宝鸡茹家庄鱼伯墓挖掘出土二件“辫子股刺绣印痕”分

别长五厘米、五厘米,分别宽九厘米,五厘米。这是我国刺绣最早的绣作,这种刺绣,系先用黄丝线在染过色的丝绸上绣了纹样的轮廓线条,再以毛笔蘸色在花纹部位涂绘大块颜色。色有红、黄、褐、棕四种,其中红色为天然朱砂,黄色为石黄,用这两种矿物颜料加入粘着剂以后涂染织物,有一定牢度,色相也非常鲜明。其他颜色是植物颜料所染。

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此墓出土衣袭的材料有绢、纱、罗、锦、绣。其中刺绣大多数用绢作地,只有个别用罗作地。一般在绣地上用墨或朱砂绘出图稿,然后再行刺绣。针法以锁绣为主,偶而间以平绣。根据构图的需要或满绣,或间绣,线条流畅,针法纯熟。刺绣纹样以凤鸟和龙为主题,几乎无一例外。构图一般较大,讲求对称,配色也很协调(出自《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荆州地区博物馆)。另外湖北江陵九店401墓还出土了战国的“绣衣俑”。

从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7年-前221年)的刺绣品,看到此时的绣品针法以辫绣为主,个别部位间以平绣(又称直针绣)在绣法上能根据花纹需要,灵活巧施,如面积大的花纹,采用多条辫子股并排施绣,不露绣底,也能绣得细密整齐。

古墓出土“辫子股刺绣印痕” 西周

 

墓葬出土“绣衣俑” 湖北江陵 战国;红棕绢刺绣凤鸟花卉纹镜衣 战国

汉代(公元前206年至420年)刺绣仍以辫绣为主。但技法更为成熟,特别是多色绣线的运用使绣品图案、花色显得更为丰富,还出现了“齐针绣”、“铺绒绣”、“网绣”新针法。1968年河北满城西郊的陵山上出土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给的墓,丝织品皆已朽烂,只剩一些残片;在这些残片中,发现几种高级的丝织物,如织锦、刺绣、纱罗和极为细密的绢(每平方厘米经线200,纬线90)。2号墓棺内发现的一片刺绣,绣饰图案化的植物花纹,纹样颇为精美。1972年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烟色绢地信期绣纹样,色彩温暖,富丽高雅。

汉代刺绣以花草等装饰图案为多,反映现实生活场景的作品数量极少,可是在1959年甘肃武威磨嘴子出土的东汉浅黄绢刺绣人物图(长七·五厘米,宽七·五厘米)这幅刺绣人物图,似为少女初学之作,尚未全部完成,红色绢地上还残留墨线画稿的痕迹。但它都是当今发现的最早人物刺绣作品。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以后,刺绣开始逐渐走向生活用品范围,出现一些专用于装饰的制品。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刺绣也开始运用到佛教艺术中,绣艺针法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辫绣更为精细。根据纹样需要,以高超技巧,转折园点,作满幅施绣;在齐针的基础上,还出现滚针绣和钉线绣。

 

烟色绢地信期绣残片 西汉;出土刺绣人物图 东汉

 

彩绣佛像供养人 北魏;出土的“蹙金绣短绣衣” 陕西法门寺 唐代

唐代刺绣无论是图案纹样和刺绣技艺均有新的突破。针法运用上,除了进一步完善自南北朝以来的平针绣,滚针绣等技法,还创造出套针、戗针、接针、缠针;尤其是在金银线绣更加完善的平金,钉金新针法。从陕西法门寺出土的“蹙金绣短绣衣”

同当代粤绣(潮绣)钉金绣的技艺相比足见距今一千年前出土的绣衣,其刺绣技艺之精湛完美。无不惊叹古人之聪慧。

1997年新疆伊犁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唐代红地缀金珠刺绣花纹残片”。由两片纹样不同且工艺相同的红色菱纹绮和褐色绢缝接在一起,分别用大小金珠,珍珠点缀,组成的植物,几何纹样。这种缀珠刺绣的表现技艺既是民间创作的艺术珍品,也说明我国珠绣工艺在一千年前已相当成熟了。

五代(公元909年至960年)我国南方的刺绣技艺,有着长足的进步与提高。一九七五年苏州虎丘云严寺塔第二层塔心窟中发现。“紫绛绢刺绣宝相睡莲经帙”。图为经帙的中心部分。绣一大朵正面莲花,四周枝叶对称缠绕。针法:花瓣用散套针,针脚均齐;莲叶用集套针,丝理向叶心汇集,叶边勾线为双勾;花枝用接针,圆转自如,两针衔接处藏针不露。整幅莲瓣色彩金黄,配淡绿色,浅兰莲叶,绿色缠枝,色彩秀丽淡雅。

宋代(公元960年至1279年)我国刺绣,在唐代以前多为服饰的美化,宋朝以后,进一步完善刺绣艺术欣赏品,达到欣赏性绣品同日用刺绣品,双双步入发展轨迹。刺绣时多采用名画家画作。特别是盛极一时花鸟画家作品为绣稿。北宋“刺绣梅竹山禽图”可说就是此类刺绣作品的典型代表。首先是绣线劈丝极细,细于绣地绢织的经纬线;其次绣线彩度低,采用间色调的深浅褐,深浅绿,深浅赭以及白色等为主;再次是绣法上表现了高度的技巧,为了表现动植物的真实形态和生理情趣,几乎开啟了后世明、清刺绣中所谓的针法,例如在绣梅树的树干和竹叶时,使用了前后针渐次晕色的“戗针”法,树干则用“套针”而且将简单的“单套针”改进为“双套针”法,加上“旋针”法,都是便于表现苍劲树干的绣法,使老树枝干盘结虬展能够曲尽其妙;表现树干明暗和嫩枝以及禽鸟,都施以不同的针法达到栩栩如生的盎然生趣,将刺绣带入状物写情如同绘画作品的高境界。

 

红地缀金珠刺绣花纹残片 唐代;虎丘塔心窟中发现“五代刺绣经帙” 苏州

元代(公元1206至1368年)宋代因为宫廷刺绣和民间刺绣蓬勃发展,给后代刺绣奠定了基础,为元代刺绣融汇民间手工艺创造了条件。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出土,内蒙古博物馆藏,(元)“灰白色地刺绣人物花卉纹葫芦形香囊”,此香囊为葫芦形,下缀丝带编结的橞带,葫芦呈扁圆形,一面织物为白色绫,刺绣人物故事,一面为罗织物,上半部绣三个人物,下半部似为一女一男。人物四周填绣各色花草,两葫芦中间缀黄褐两种丝带编结的小花。葫芦下缝缀用褐、兰、黄、白四种丝带编的小结,还有两颗球状绿色的花籽。此件绣品为元代开创刺绣同编织、带饰结合一起的成功范例。

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4年)刺绣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当时宫廷绣作和江南三织造专门刺绣帝后及官员用品。各地刺绣工艺均得到很大发展,从技术和风格上主要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方刺绣(包括宫廷、河北、山东等)特点是绣线较粗,用双股合捻的衣绒,也称衣绒绣。多用暗花绫作绣底,以写实花鸟为题材,用色浓艳,具有纯厚苍朴的风格。南方刺绣的主要代表是顾绣、苏绣、粤绣、湘绣等,特别是顾绣,在当时及对后世都有巨大的影响。

 

“灰白色地刺绣人物花卉纹葫芦形香囊” 元;刺绣梅竹山禽图 北宋

 

《洗马图》 刺绣 明代

明代后期,松江(今上海)人顾名儒、顾名世兄弟在上海筑“露香园”教家人学刺绣,世称“露香园顾绣”简称“顾绣“。明代顾绣以韩希孟为代表,所绣作品称’韩媛绣”。以针代笔,劈丝细过毛发,行针运线精巧无比,将娴熟的刺绣针法与绘画中的笔墨技巧相结合。半绣半绘,即绣、画结合,以画补绣,画理融于绣技之中,无不具有水墨韵味。

清代刺绣(公元一六一六年至公元一九一一年)宫廷绣作,集中了最优秀刺绣艺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而且不惜工本,大量使用各种珍贵材料,具有富丽堂皇、工艺精致的特点:而各地域(包括少数民族)的民间刺绣,由于人民生活和时年八节民俗活动以及对外国销售所需要,也纷纷涌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特别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更是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和独具浓郁特色的地方体系。故清代刺绣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苏、湘、粤、蜀”为中国四大名绣,其影响力时至今日,为后世刺绣技艺的提高,作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