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具的种类极其丰富,主要有傩面具、藏面具两大面具系统。傩面具广泛用于傩仪、傩舞和傩戏,主要分布于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广西,以及长江中下游的湖南、安徽、江西、湖北等省;藏面具是藏传佛教和苯教孕育的面具,主要品类是“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西藏、青海等藏民聚居区域是其主要流布地区。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流传着成百上千种乐舞、民俗面具,包括汉族地区民间花会中的大头舞面具以及各地普遍流传的镇宅吞口等,这些面具角色不一,形态各异,功能也不尽相同,极大丰富了我国的面具文化。在诸多面具产地中,贵州省由于其处地偏远、交通闭塞、社会环境相对封闭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成为我国面具保存最多,流传最广,种类也最丰富的地区,时至今日仍保留了原生态的傩戏活动和丰富的面具品类,堪称我国面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贵州的面具包括三种类型:傩堂戏面具、彝族“撮泰吉”面具和地戏脸子,三种面具都脱胎于古老的傩祭,但形成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之中,因此虽属同源却风格各异。
我国的脸谱主要分为戏曲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清代末年,京城有位后来被称作“花脸桂子”的京剧票友,将净角脸谱勾画在脸型泥坯上,创造出了泥塑脸谱,使得原本呈现于舞台上的脸谱艺术成为一种可供人长期观赏的艺术品。近代很多戏曲研究与爱好者就是通过在这种纸质或泥质的脸型坯子上勾描绘填,创作出一大批精美的工艺脸谱,使我们对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有所认识。我国的戏曲脸谱中当属流布于京津地区的京剧脸谱和集中在陕西关中平原一带的秦腔脸谱最具代表性,谱式也最丰富;社火脸谱过去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现在则仅在西北少数城乡有所遗存,其中以陕西宝鸡、陇县一带的社火脸谱最为丰富。北京的双起翔是当代脸谱制作艺人中的代表人物,天津著名的戏剧研究学者黄殿祺父子也曾制绘了大量传统戏曲脸谱;而秦腔、社火脸谱则以陕西的罗保平、李继友绘制技艺最为高超。20世纪80年代初,李继友又在多年研究社火脸谱的基础上,巧妙地将社火脸谱移植到民间流传的辟邪马杓上,形成一种新的民间艺术形式——社火马杓脸谱,使其成为纯装饰性的民间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