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送子纹蓝印花布被面,民国时期(吴元新收藏)
历史沿革
《中国最美-传统印染》 / 传统印染
2020-07-22
1883 0

中国古代最早用染料在织物上施加花纹的方法是手绘,称作“画缋”,这种方法一直在民间流传。汉代出现了以木版捺印和手绘相结合的方法,但之后大量流行的是各种防染法。防染法是指采用某种介质作为防染剂,使被防染剂覆盖的部分不染色,其他部分则染上色彩,从而形成花纹图案。唐代普遍流行的蜡缬(蜡染)、夹缬和绞缬(扎染),这三种传统“染缬”技术并称为古代三大印染技艺,后来,又在夹缬的基础上出现了漏版刮浆的蓝印花布工艺。随着工业的发展,这些传统的印染技术逐渐被机械化操作所取代,但是在我国的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却保留了下来。至今,我们在贵州苗乡、云南大理、湖南湘西、江苏南通、浙江桐乡、山东沂蒙、陕西、新疆等地,还能见到蜡染、扎染、蓝夹缬、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模戳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工艺,它们分别从古代的三大染缬技艺发展而来,沿用至今。这些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印染花布和各种实用工艺品,具有现代机染所不具备的天然痕迹和色彩效果,充满古朴雅致的艺术气息。

1.蜡染

蜡染,即古代所称的“蜡缬”,是利用蜡的隔水性,在织物上将其作为防染剂的一种传统印染工艺。史书记载“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意思是说用蜡汁在布料上绘花纹,然后将布料染色,去掉蜡后,便留下白色的花纹。蜡染的起源一般认定在汉代甚至更早,唐朝时蜡染布已成为盛行的装饰纺织品。唐开元年间蜡染曾用于军服和宫廷贵族服饰以及屏风等室内装饰,现存故宫博物院的三色蜡染实物以及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对树象羊蜡缬屏风”都是唐代遗物。蜡染品还沿着丝绸之路远销到海外。宋代以后,随着中原经济和刺绣、织锦、缂丝等织绣工艺的快速发展,蜡染技艺在中原地区日趋衰落并逐渐失传。然而我国的西南地区,苗族随着大迁徙以及与布依族的汇合,带来了原居住地的蜡染工艺,因为相对偏远闭塞,经济发展迟缓,蜡染技艺得以世代流传下来。直至今天,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民族,他们的服饰以及被盖、背带、包帕等日常用品都喜欢采用蜡染布料加以装饰,其中以苗族最为突出。在苗族的习俗中,所有女性都有传承蜡染技艺的义务,女孩子从小便跟随家中年长女性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织布、画蜡染色、剪裁成衣,代代相传。在苗族古歌中就有关于蜡染起源的故事,苗族蜡染艺术在整个染织美术界更是久负盛名,独具特色。

2.扎染

扎染,古称“绞缬”,俗称杂花布,是一种古老的扎结染色工艺。制作工艺是用麻、丝、棉绳线在平整的布料上进行有规律的结扎绞缠,使布料皱拢;扎好后将布料浸入染缸染色,扎结处不易浸色,而未捆扎处则很容易着色,染好后拆去线结,便会呈现出白色的花纹,还会形成自然的色晕效果。扎染在我国的起源很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东晋,此种工艺已在民间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隋唐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史料记载的绞缬名称就有大撮晕缬、玛瑙缬、方胜缬、团窠缬等。在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绞缬织物上的针眼和折皱至今仍依稀可见,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绞缬技术。到了宋代,绞缬工艺进一步往精细方向发展,颇为费时费工,北宋政府遂下令禁止和限制染缬品在民间的流通和使用。元后,随着战乱的发生,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欧洲化学染料的输入,扎染在沿海、中原一带日趋衰落,一些技艺也逐渐失传,但却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省一些偏远地区得以保存沿用,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时至今日,大理白族地区仍是全国著名的“扎染之乡”。

3.夹缬和蓝印花布

夹缬,是利用雕版将织物夹在中间进行染色形成纹样效果,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技术。史书记载,隋炀帝曾令工匠们印染五彩夹缬花罗裙,赏赐给宫女和百官妻女;唐朝时期的夹缬艺术已经非常盛行,色彩斑斓,多印在丝、绢、锦上,专用于宫廷,民间不准使用;到了宋代,彩色夹缬仍只是宫室专用,民间只能使用单色夹缬,并且多印在土布上;进入元明后,夹缬由于制作工艺复杂,逐渐被漏版印刷等其他印染方式所替代,夹缬的使用渐趋稀少,到清时已罕见,近代夹缬工艺基本绝迹。据调查,如今仅在浙江温州的苍南山区尚保留着这项古老的印染技艺,当地盛产靛草,因此夹缬制品均为蓝靛染色,称作“蓝夹缬”。

蓝印花布是宋代 “药斑布”的继承和发展。药斑布又名“浇花布”,采用的是碱剂防染法,将草木灰或石灰等碱性较强的物质抹于坯布上,染青后去灰药,则青白相间。宋以后这种防染技术不断发展,改用石灰和豆粉调制成防染浆,采用“漏版刮浆”的工艺,将这种防染浆通过漏版刮在布上,然后浸入染缸染色,染后刮去灰浆形成蓝地白花的花布。因其工艺相对简单,逐渐替代了夹缬制品,江苏是其主要产地。明清时期印染业达到鼎盛,蓝印花布由江南遍及全国。直至今天,蓝印花布依然盛行在江浙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