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3 黄瑞鹄作《迎春图》(部分)(采自胡光葵:《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第32、33页)
四川重庆年画述略一
《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四川、重庆卷】》 / 古版年画
2020-07-21
2004 0

从概念上讲,“木版年画”属于“民俗版画”,并且是其中最大的一宗。中国版画的历史非常悠久,被认为是世界上版画出现最早的国家。一般认为,大约在隋唐时期,木刻雕版印刷的产生与佛教广播教义的实际用途,催生了最早的版画作品——佛教版画(或称佛经版画)。唐代版画最为人所熟知的,要属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的一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画(图1)。此木刻经卷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Sir Aurel Stein)于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经、图皆保存完好,卷末有唐“咸通九年”(868年)的刊记。斯坦因认为这件版画作品表现出了“完美的技术”。此类作品后来屡有发现,如1944年在四川成都市望江楼附近的唐墓中出土的梵文《陀罗尼经咒图》。印本中间刻有六臂菩萨像,像外四边刻十多行梵文经咒,外边为连续的佛手和菩萨等。而在框外右边“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近卞□□印卖咒本□□□……”的刊记,更是极其难得的版画史材料。成都于唐至德二年(757年)设府,据此可知,当时成都已有私家雕版印刷作坊。2000年3月在西安又出土了一件梵文《陀罗尼经咒图》(图2),形式与望江楼所出经咒极为相似,右侧刻有“成都府浣花溪报恩寺□□生敬造此印施”,亦为成都改称府后所刻。由此可推知四川成都早在唐代已经成为佛教版画的印刷中心。

年画艺术的发展与刷印术的发展不可分割。与印刷密切相关的是纸张,川北的绵竹、川南的夹江以及重庆的梁平素被称为蜀中三大“竹纸之乡”,也是巴蜀文化的雕版印刷基地。不无巧合的是,四川、重庆地区的民间年画生产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地区。

四川地区从唐代中期以后就画手云集,绘画创作非常活跃,正如南宋邓椿云:“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宋代学者赵抃在《成都古今集记》中记载了成都的“十二月市”,其中第十二月即为“桃符市”。据此,学者推测北宋时代的成都附近已有年画作坊。三地所生产的年画均历史悠久,但风格各有特点,可谓异彩纷呈。并且,由于地理上的特殊原因,四川、重庆地区的年画风格受外地影响不大,保存了不少古代蜀中绘画特色。

本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别介绍了这三个地区年画发展的历史与风俗、技艺与风格、体裁与题材、作坊与艺人等方面,详略程度则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绵竹年画

(一)历史沿革

四川绵竹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年画制作中心。绵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83公里。其地产竹,且濒临绵水,因而得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期间,写过一首名为《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的诗:“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读罢此诗,绵竹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若在眼前。(图3、4)

据《绵竹县志》载:“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商贩远自陕、甘、滇、黔,裹银币来市易,仲冬则接踵城南,购运者遍于五道百五十余县。”(图5)从中可见绵竹造纸与年画的密切关系,也可见绵竹画业曾经的盛况。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其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据不完全统计,年画作坊多达三百余家,遍布于县城及城郊的板桥、清道、遵道、新市、拱星等乡镇,优秀的画师、刻版师则大多集中于县城。年画艺人逾千人,加上帮工,从事年画生产的人员达万人以上。由于年画业的不断发展,名为“伏羲会”的行会组织也应运而生。会址设在城区的南华宫。主要的年画市场也位于南华宫及清道乡两处。大市在南华宫,从冬月初一开始,至腊月三十止,每天从黎明开始营业,到夜二更天方始收市。小市在城内北河坝及清道乡,据说画市从清道乡摆到近城的南轩祠,竟有七公里之遥,正如当地民谣所言:“冬月初一挂望子,腊月初一摆摊子”,“东门河坝去观花,南华宫里去看画”。

大量绵竹年画产品,通过“坐商”和“行商”两种方式行销于世。设铺面的称“坐商”,不设铺面,流动经营的称“行商”。“行商”数量众多,将年画从蜀地销售到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新疆和港澳等地,甚至远销到印度、日本和东南亚各国。

民国以降,兵荒马乱,交通阻隔,外地来绵竹购买年画者急剧减少,加之当地土匪豪强横行,绵竹地区的年画产业日趋衰落。1931年后的景况更加凋敝,作坊倒闭,刻工改行,画师流落他乡,绵竹年画几乎被摧毁殆尽。

1949年以后,国家开始对濒于绝境的绵竹年画进行抢救、扶持。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初,四川省文化、出版部门组织美术工作者及年画老艺人对绵竹年画进行全面的调查、发掘、收集、整理,并在成都、北京两地举办展览。1964年,“绵竹木版年画社”和“绵竹年画研究会”成立。而随后的“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则让绵竹年画再次蒙难,年画社解散,艺人也被遣散。“文革”结束后,绵竹年画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又重新开始,恢复“绵竹木版年画社”,成立“绵竹木版年画研究会”。1993年,经省政府同意,建立了绵竹年画博物馆。

很多学者都曾对绵竹年画进行过调查与研究,如王树村、史维安、薄松年、高文、侯世武、宁志奇、吕胜中、刘竹梅、范小平等人。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关于绵竹年画的画册与专著也随之出版,如《绵竹年画》《绵竹年画精品集》《绵竹木版年画》《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中国绵竹年画》《海内外遗珍:世界各地散藏传统绵竹年画》《中国绵竹年画研究》《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绵竹年画》等。

(二)体裁与题材

绵竹年画的体裁,可以分为门画、斗方、画条、案子、拓片等。题材则非常广泛,包括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神话传说、民俗生活、祭祀神像等。下面以体裁为别,简述如下。

门画的产量占了绵竹年画的绝大多数,销路也最广。传统的绵竹年画是画在粉笺纸上,按开张的大小分为“大毛”“二毛”“三毛”三种,分别贴在大门、堂屋门以及寝室或厨房门上。门画中表现的人物,分为武将、文官、状元、童子等不同形象。武将因其所执武器兵刃及姿态,有扬鞭锏、抱鞭锏(图6)、抚剑、立刀、立锤之别,或相向而立,庄严威武,或相对起舞,生动活泼。文官有捧笏板、抱如意、托加冠等形象,状元则多执令旗或如意,捧笏板或拈花朵等。童子的形象最为丰富,有挑花、抱瓶、踩荷、扑蝶(图7)等。又以画中童子数为据,分为二喜、三喜、四喜等,皆取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现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武门神中,除常见的秦琼、尉迟恭和赐福天官外,还有薛仁贵、诸葛亮、杨波、徐延昭等。有的是君臣、父子、夫妻配为成对的“门神”,如赵匡胤与赵普,梁灏父子及韩世忠、梁红玉等。还有的作清兵将装束的形象,这是在其他地区门神画中很少见到的。又有一种“素门神”,不施五彩,用素墨画成,是专供服丧期用的。

“斗方”是用于居室装饰的绵竹年画,并不是通常所谓“正方形”的概念。其规格多为三毛,纵横尺寸分别为54厘米,40厘米,内容有历史、小说、戏曲中的人物和美女、童子形象。此类年画被称为绵竹年画中最有兴味而又珍贵的品种,是刻工和画师在劳动之余,共同构思创作出来的,艺术价值高。其中的戏曲人物多取材于流行的川剧,如《连环记》《双旗门》《摇钱树》《打红台》等。戏中角色装扮、架势皆依舞台演出绘制,人物生动,情节鲜明。此类年画中一些讽刺年画主要源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更是画师们的得意之作,如《三猴烫猪》《春官偷酒壶》《狗咬财神》等。

“画条”也是张贴于室内的年画,包括横推、中堂、条屏和单条。其中“横推”适合表现场面较大、人物众多的题材,如《迎春图》《百子图》《文姬归汉》等。“中堂”为装饰厅堂的大型立轴,多画福禄寿喜、天官赐福、紫微高照、魁星点斗、寿天百禄、麻姑献寿、赵公镇宅等吉祥形象,构图单纯简洁,形象鲜明突出,往往在两旁还配以对联。“条屏”有四扇屏、八扇屏、十二条屏之分,多表现情节丰富、内容曲折或成组、成套的题材,如《二十四孝》《百寿图》《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案子”指用来供奉的神像画,按大小及装裱形式的不同,又有中堂、条幅等形式,但所绘者都是供祭拜之用,如家神案子、土地案子、灶王案子等。

此外,还有专供贴于厨房的祥瑞“神猫”(图8)和贴于仓房的金鱼。

绵竹年画中又有红货、黑货之分。“红货”指的是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与画条,大部分年画都是红货。“黑货”是以朱砂和烟墨拓印的中堂或屏条画(图9),类如拓片,多是吉祥喜庆题材,如《得禄荣升》《紫微高照》《福寿无极》《百寿图》等,绘刻古朴工致,构图则与名人字画章法类似。

(三)技艺与风格

绵竹年画的制作可以分为起稿、刻版、刷印、施彩四个工序,尤以彩绘见长。在方法上采用的是“半印半绘”及“拓印”的方法。此处的“半印半绘”,指的是用木版印出年画的墨线稿之后,全用手工填色、开相,这有别于大多数以套色印刷为主的木版年画。版印的墨线稿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可供填绘的轮廓,同一线稿由于彩绘匠师艺术趣味和造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面目,甚至同一画师因时间、条件的改变所画出的作品也各有差异。其中既有精致、繁复的华丽风格,又有单纯、典雅的水墨淡彩,也不乏粗犷、豪放的大笔挥洒。

历代画工因多年的经验积累,在绘制方法上总结出一些工序口诀,如“一黑二粉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一黑”,指的是刷印的墨线。“二粉”,是指脸、手部用粉打底。艺人们为了让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常常将某些颜色加以强调和夸张,舍去皮肤的固有色,而在面颊下颌部和其他肌肉隆起部位用扁笔笔尖的一角蘸桃红色,然后熟练地在纸上转动笔尖,此时出现浓淡变化的画面,看起来既有体积感,又有质感。这种表现手法,俗称“鸳鸯笔”。“三黄金”,指铠甲、头盔及其他金属装饰部分着桔黄色。“五颜六色穿衣裳”,指用洋红、桃红、黄丹、佛青、品兰、品绿等色描绘服饰。在配色上,又总结出一些口诀,如“深配浅,酽配淡,深、浅、酽、淡要顾全”等。

施彩后,木刻线大多掩藏在颜色之下,为了使画面清晰,还须重新勾线。很多作品,在彩绘完毕后,还要经过一道印花(即用刻有花纹的小印戳沾上金粉加盖在人物的衣裙上)、勾金(用毛笔沾金粉,在人物的袍服上勾勒草叶纹)的工艺程序。

其中又有“明展明挂”“常行”“水墨”“填水足”等画法繁简粗细之分。“明展明挂”是最常用的彩绘技法,所谓“展”,指用佛青、大红、石绿等色,分别用白色调和,各依次调出二三个浅色,按同类色由深而浅分层次“展”开,进行装饰。至于“挂”,指以白粉勾线,多在人物头饰、服饰等彩绘完成的主体花纹部位,再勾出若干“行云流水”似的白线,使其装饰格外醒目。“常行”是只简单彩绘几种颜色,有些地方勾墨线,画面生动。“水墨”是以深浅墨色画袍服,也可略加彩色,但不用红色,是专供孝家贴用的。“填水足”年画指的是,旧时技艺高超的艺人,在岁末完成老板所交给的绘画任务后,想挣点儿“外水”(即“外快”),于是利用剩余的颜料,信笔挥洒,一挥而就。而其粗犷奔放的笔墨,却收到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图10),在绵竹年画中别具特色。

此外还有纯手绘者,多是“过稿”(一稿摹画数百幅)之作,内容有《再生缘》《花仙剑》《三国演义》《十六应真》之类。原稿尚有遗存,从中可见传统道释人物画的风格。

纵观绵竹年画艺术,虽不可一概而论,但仍可见其富丽、质朴的总体风格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门神”构图完整、饱满,人物造型夸张、变形,线条舒柔、流畅,色彩艳丽、明快。“斗方”或“画条”以构思巧妙取胜,作品能够抓住故事的关节,将情节巧妙地传达出来。画“仕女”则突出表现女子绮丽秀雅的韵致,画风清新、自然。而大部分的“案子”则以渲染祭祀的氛围为主,画风端严、肃穆。至于拓印的“黑货”,包括部分手绘年画,则以其完美的造型、高质量的线条、古雅的风采,使人折服。

(四)作坊与画师

绵竹年画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年画作坊,如“傅兴发”“云鹤斋”“曾发皓”等。这些作坊的产品都各有所长:“傅兴发”刻印的门神做工精致,色彩鲜艳,眉目生动,富有神采;“云鹤斋”的木版雕工精细,拓片古朴高雅,素有盛誉(图11);“曾发皓”的清水大袍自成一派,享誉一时。

有成就的民间画师更是层出不穷,但因过去不为人所重,故其史料很难流传下来。虽经有识之士的调查、挖掘,仅得清中期至清末民初一些画师的姓名:乾隆年间有王国成、王国兴、王国顺、马贵、苏炳斋;嘉庆年间有杨茂春、王正云、邓晋安、沈彦章、要生安、黄定一、钱化龙、王世珍、杨世伦、莫明武;同治、光绪年间有苏清云、吴彬如、余文炳、黄瑞鹄、肖南甫、黎广修、孟世康、吕会仙、莫显福、龚倍珍、韦益清、单飞雄、魏建堂、梁云鹤、邓朋仙;清末民初有王天宝、张学源、马宗礼、马宗义、陈玉隆、汪洪元、萧华金等人。民国以来著名的民间艺人有姚春荣、何青山、张先富、陈兴才、李方福等人。

下面仅将黄瑞鹄、张学源、姚春荣、何青山(图12)四人,简介如下。

黄瑞鹄(1866-1938),绵竹城关人,擅作人物,精于写实。他作品的特点是具有地方特色与生活情趣,当时的画商都争相聘请他绘制年画稿样。留存至今的代表作是长达6米的《迎春图》长卷(图13),全图分迎春、报春、游街、打春四个部分,共画各行各业的人物400多个,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清末绵竹城内庆贺立春的节日风俗,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张学源(1879-1938),绵竹城关人,18岁拜师学艺,20岁时开始独立经营。他肯于钻研,虚心向前辈求教,注意搜集前代流传的画样及雕版,用心揣摩。他的作品有的是继承前代的雕版画样,有的则是自己创稿,由绵竹著名雕版师李汉青刻版,形象优美,行笔稳健,风格清雅宜人,集众家之长。他画的门神在施朱、勾线及开相上均有独到之处。

姚春荣(1899-1995),女,绵竹城关人。她出生于年画世家,自幼的耳濡目染及长期实践,使其掌握了纯熟的彩绘技巧。她长于斗方的绘制,所作仕女生动传神,呼之欲出。

何青山(1918-1994),绵竹清道镇(今属孝德镇)人,以绘制“清水大袍”著名。他全家四代二十余口人组成年画作坊,进行彩绘流水作业,坚持手绘门神的传统技巧,产品颇受欢迎,常常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