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寿”字彩蝶点翠凤钿实物
传统首饰的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中国最美-传统首饰》 / 传统首饰
2020-07-23
1567 0

始自新石器时期的玉雕,源自商周时期的镶嵌、金银错、錾刻和花丝,盛行于明清的景泰蓝、烧蓝、点翠等中国传统首饰制作工艺,源于纯粹的华夏本土文化,历经七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凝结了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自汉代之后,中国先民并没有局限于旧有模式,从类型、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不断融合外来文化,赋予中国传统首饰新的时代面貌与特征。

(一)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首饰制作工艺之一,其工具种类很多,主要有锯料、雕刻、抛光、钻孔和辅助工具等几类,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利用玉石的国家之一,也是玉石雕刻的发源地。“玉不琢,不成器”,经过雕琢的玉石才能完美展现出它的光彩。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玉器被发现。当时的玉雕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开料、制坯、钻孔、刻纹、起凸、抛光、线切割等技术已被应用。商周时期,制玉已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如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十六节龙凤玉佩,长48厘米,宽8.3厘米。全器用五块玉料,由三个可拆卸的玉活环和一根玉销钉连成,共雕刻37条龙,7只凤,10条蛇,采用了透雕、平雕、阴刻等多种技法。其设计新异别致,造型丰满谐调,风格富丽高雅。

(二)镶嵌

镶嵌工艺就是将宝石固定在金属首饰上的工艺,其方法主要有爪镶、钉镶、包镶、逼镶、闷镶等。传统镶嵌工艺的工具多而奇,如锤子、錾子、钳子、钻子、锯子等,十分丰富。其工艺流程为观石、摆石、定位、入石、固石、修理。

中国传统镶嵌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绝伦。如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彩绘泥塑女神头像的眼睛就是嵌淡青色圆形玉片,玉片经抛光,晶莹而有光泽,又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11号墓出土的嵌绿松石饕餮纹铜牌饰,均可视为华夏先人对镶嵌工艺的最初探索。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发展,镶嵌工艺至春秋战国时期已日臻成熟。唐宋时期,“嵌螺钿”工艺大为发展,镶嵌工艺更加丰富。到了元代,更是非常盛行,其时妇女喜欢在耳朵上挂葫芦环“掩耳”,遂成风尚。在湖北黄陂周家庄元田墓出土一对金鬓饰,当心嵌滴水形绿色翡翠1枚,周环一圈小金托共11个,原皆镶嵌珠宝,发掘报告称其背面有用粗金丝制成别卡,其外观形状与元世祖皇后察必像之掩耳极为相似。

明代的玉雕饰品往往与各色宝石、金银等金属物相互衬托,镶嵌使用,如北京定陵出土的明代镶宝玉佛金簪。其顶部焊接有花丝制作的佛光背托,下部是镶嵌红、蓝宝石的莲花底托,中间镶白玉雕刻的直立佛像一尊,佛像袒胸,跣足,左手弯曲于胸前,手心向上,右手向下平伸,掌心向前,着长衣广袖,像的两侧各有梵文咒语三字。玉佛头戴金佛冠,金佛双手合抱于胸前,下承莲花座。冠两侧有宝缯下垂。

(三)金银错

金银错工艺始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其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镶嵌法、包贴法和泥金法。其工艺流程主要为:首先在范铸阶段预留凹纹,即在器物表面绘出精美图案,以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其次对凹纹进行精细的剔刻修正;第三将金银丝镶嵌到凹槽;最后是打磨抛光。

战国至汉代时期,贵族阶层多佩戴金银错工艺制成的带钩。其造型精美异常,生动夸张,风行一时。其实物如山东曲阜东周墓出土的猿形银带钩,长16.7厘米,身上有鎏金装饰,背面有一圆钮。藏于山东曲阜文管会。

金银错工艺是铜文化与铁文化结合的产物,因为没有坚硬的铁器就没法在铜器上精细地刻镂,伴随着青铜器辉煌时代的逝去,金银错工艺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四)錾刻

錾刻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时期,其核心是 “錾活”,以勾錾、直口錾等各种錾子为工具,在设计好器形和图像后,在金属面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此工艺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且技术难度较大,有翻模、分段攒活、大焊、錾刻等13道工序之多,要求工艺师不但有绘画、雕塑的基础,同时还要掌握钳工、钣金、铸造、焊接等多种专业技术。

不同的錾刻技法使古今金银器上的纹样种类丰富多彩,常见有牡丹、菊花、八仙、仙女、寿星、麒麟、龙凤、飞鸟、山水等中国传统的造型,如宋代莲座观音金耳环和明代仙人骑龙银发钗,均是錾刻工艺的佳作。

(五)花丝

花丝工艺多见于北京、成都,又称为细金工艺、累丝工艺,是以拉丝板为主要工具,将金、银、铜等压制成银条,粗丝拉细,搓制花丝,再以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花丝可以被焊接在金银方片上,制成底托,将珍珠、水晶、白玉、翡翠等珠宝,按照工匠设计的需要,以不同角度固定在金银首饰上;也可以独立造型,修饰细节。早在战国时期,花丝工艺已具雏形,至明清时期迎来黄金时代。因其精美、细巧、华贵,颇受帝王青睐,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其实物如明代镶珠宝宝塔形金簪,簪身扁锥形,上部是一花丝制作的半圆形喇嘛式圆肚塔,下部有护栏,正面开门,塔内置一小金佛,双手合十。护栏底部为镶嵌红、蓝宝石的云形底托,塔顶有175相轮,饰火焰宝珠。整体做工极其精巧,堪称绝品。

(六)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最为著名的传统工艺之一,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的生产工艺精细复杂,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等技术为一体,需要经过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10余道工序。

(七)烧蓝

烧蓝,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之一。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又称点蓝、银珐琅。烧蓝工艺不是一种独立的工种,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工种以点缀、装饰、增加色彩美而出现在首饰中。烧蓝工艺操作时首先在银质胎面上通过磨压、勾与抬、镂空和焊接掐制银花丝等技术制成图案,而后在图案中点蓝、烧蓝,最后形成颜色艳丽的透明银蓝。在我国北方地区,花丝、烧蓝相结合的工艺被用在制作各类首饰和立体金、银、铜的首饰与摆件中。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烧蓝实物是清雍正年间的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

(八)点翠

点翠工艺是我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之一,是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汉代已有,盛于清代。

翠,即翠鸟之羽,尤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其光泽鲜亮,色彩绚丽,以之制成的饰物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另可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更显典雅高贵。

李华“泥沾珠缀履,雨湿翠毛簪”诗句中的“翠毛簪”说的便是这种点翠发簪。现藏于北京博物院的“寿”字彩蝶点翠凤钿就是点翠工艺的一件精品之作。凤钿为清代八旗贵族妇女所戴的一种以珠翠为饰的彩冠。其形前如凤冠,后如簸箕,时称钿子。它先在藤胎骨上罩以黑纱或黑绒缎,外蒙金丝或银丝网,再缀饰珠翠珍宝,十分华贵。

由于保护鸟类及制作工艺的残忍,清末民初时,这种工艺逐步由烧蓝工艺取代,尽管从纯工艺的角度看,两者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生产的点翠首饰,均已采用代用品。这种古老的首饰制作工艺,正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后也出现了许多用染色鹅毛或蓝色缎面丝带等制作的仿点翠饰品,更加环保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