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身背花样箱
历史渊源
《湖北最美-孝感雕花剪纸》 / 雕花剪纸
2020-07-21
858 0

孝感的剪纸习俗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同属荆楚地区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随州曾侯乙编钟、江陵虎座鸟架鼓共同见证了楚地的文明与辉煌。

其剪纸的雏形可从距孝感城区二十公里的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漆器上初见端倪,当时许多漆器都有用银箔镂刻的各种花纹贴在器壁上,说明秦汉时期,楚地就有用镂空花纹作装饰的做法。

到了西晋时期,史料中出现了有关剪纸最早的记载。西晋宗懔著的《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这段话是说,正月初七是古代荆楚百姓认为的“人的节日”,这一天忌行刑,家家户户都要剪纸人,贴在屏风或戴在发髻上,然后做七种菜肴,供奉到案台上,这些习俗都是为了敬神祭祖,求神灵和祖先保平安、赐丰收。可见,当时的荆楚地区已经有了剪纸人的习俗。

唐代诗人李商隐对这种习俗的描述颇为生动,他的《人日即事》一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宋代严有翼著的《艺苑雌黄》中有记载:“大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推断:早在西晋时期,剪纸已成为荆楚一带流传甚广的民间习俗,且唐宋时期有所发展。不过,当时的剪纸艺术,还未萌发对美有意识的追求,大多是作为一种崇拜物的代号装饰出现,而这些装饰又多与祭祀有关。

到了明清时期,孝感一带的剪纸习俗就更为盛行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编纂的《孝感县志》记载:“十五日为上元,道家以此日为天官赐福之辰。俗或绘冠带一人,横持一纸,书:天官赐福,粘于屏壁”。说明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清代孝感地区的百姓仍有剪纸祈福的民俗活动,与晋朝时民间剪纸人的习俗极为相似,由此可见孝感地区的剪纸民俗绵延千年,从未间断。直至现在,当地元宵节的花灯上,还时常可见类似的剪纸图案。

另外,在孝感农村,每年闹元宵、看花灯时,小姑娘、俏媳妇们多会手捧针线盒,唱当地广为流传的《请七姐歌》,向七仙女讨巧,并诚邀心灵手巧的七仙女下凡共度元宵佳节。《请七姐歌》的歌词也描绘了妇女剪纸的情景:“正月正,麦草青,我请七姐看花灯,教我心灵剪牡丹,教我手巧绣凤凰,杀白猪,宰白羊,年年接你七姑娘”。可见,剪纸绣花是当地妇女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也可以推断剪纸在当地十分普遍。

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孝感的雕花剪纸艺人就明显增多,有人专门从事剪纸花样批量生产销售。还有一部分以剪纸为副业的民间艺人(多为农民),他们忙时种田,闲时才外出卖花样,补贴家用。雕花剪纸艺人身背花样箱,手摇拨浪鼓,串村游乡卖花样。进出村庄时会摇响手中的拨浪鼓,其手法颇有讲究,也算是一个行业规矩,叫作:“小鼓举上天,大鼓齐脚尖,进村一、二、三,出村四、五、六”。摇打拨浪鼓的时候,按步伐敲锣应和,锣鼓齐鸣,节奏轻快,很有韵味,通过鼓声告诉村民,卖花样艺人的来去动向。

还有一类擅长雕花剪纸的人,就是民间一些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包括姑娘、媳妇、婆婆等),她们在闲暇时,会用纸剪出各种图案,作为自己绣活的花样子,有的技艺高超者,还会剪些花样或送或卖给远亲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