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便享有“衣冠王国”之美誉。传统服装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承有序,时代风格鲜明。
1.旧石器时代
在人类文明尚未开化的远古时期,由于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人类还没有服装意识。旧石器时代初期,随着石制工具的使用,人们开始用兽皮、树叶等原始材料包裹身体,以达到遮蔽和御寒的目的。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制工具已趋于定型化、小型化,火和盐的使用促使人类祖先的智力进一步发展。在距今三万年的北京龙骨山山顶洞人时期,中国先民运用已掌握的磨光和钻孔技术,制造出了我们祖先最初使用的缝纫工具——骨针。制作这些骨针,首先要将骨料劈割成条状,再精细地刮削针身,磨制加工出针锋,最后挖穿针眼。当时兽皮衣服的材料主要为鹿、鸵鸟、野牛、野猪、羚羊、狐狸等动物皮毛。据推测,山顶洞人已能制造出相对锋利的石刀,用它将兽皮按需要的形状进行裁割,并很可能使用咬嚼、揉搓的方法对兽皮初步鞣制,使其成为穿用更为舒适的柔软材质。尽管这种用骨针缝制的兽皮衣服还很不完善,但中国古人已经开始利用自然材料,经过简单加工和初步改造,制作人类生存需要的具有服装基本特征的原始服装。
原始织机出现之前,中国先民采取“緂麻索缕,手经指挂”的原始织造方法。真正纺织技术的诞生是在新石器文化的中晚期,当时,中华祖先已经能够建造房屋,并开始了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在西安半坡遗址人们发现不少陶片或陶钵印有布纹,经鉴定为每平方厘米经纬各约10根的麻布。据证,黄帝时代的中国先民已经饲养家蚕,并缫丝织布缝制衣服。黄帝创制服装的最初形态为“衣”和“裳”两个部分。上身为“衣”,交领右衽,前开前合,其左领下角与右腰侧各有一根衣带可系在一起打结固定;下身为“裳”,由远古人类的遮羞布演变而来,有“障”的含义,分为前后两片,用整幅布帛拼缝制成。
2.殷商
到了商代,物质生活资料逐步丰富,中国早期汉服形制形成。当时社会上层贵族的服饰,一般为交领右衽的窄袖上衣、裳和裤。服饰大多装饰有华丽的纹饰,如兽面纹、矩形纹、双钩云纹等,其式样可参考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戴头箍圆雕玉人、石雕跽坐人像和传安阳殷墓出土的圆雕石人立像。
3.周代
到了周朝,中国汉服形制趋于完善,并且有了礼服和常服的区分。除了上衣下裳,周朝男子传统礼仪服装还包括大带、蔽膝、佩玉及舄等构成元素。大带,由腰向腹前系结,带结前端垂下,有“自约”之意;蔽膝,用绢或皮制成,在腹前遮挡股部,以示不忘古训;佩玉,由多种玉器部件按一定的组合模式用绶带连缀而成,根据装饰和礼仪的需要,佩戴在身上;舄,浅帮重木底,又称为“复舄”。
以血缘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周朝,在继承了商王朝礼制的基础上,依身份的高低制定了一整套车马仪仗、祭祀礼器和日常器具的宗法等级制度。同时,周朝统治者还系统完善了与贵族等级制度相匹配的六冕、四弁和六服的服饰制度,强化了服饰文化的政教功能。现今我们能看到的冕冠图像,较有代表性的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和沂南汉墓帝王像。在传唐代阎立本绘的《历代帝王图》中亦有穿着冕服的早期帝王像,从中我们可比较清楚地看到当时冕服的具体式样。
据《礼记•深衣》记载,古代深衣“袂圆以应规”,即衣袖作圆形以与圆规相应,象征举手行揖让礼的容姿;“曲袷如矩以应方”,即衣领如同矩形以与正方相应,象征公正无私;“负绳及躁以应直”,即衣背的中缝长到脚后跟以与垂直相应,象征正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即下摆齐平如秤锤和秤杆,象征公平,代表权衡。深衣下裳用6幅,每幅又一分为二,共裁成12幅,以应每年有12个月的含义。这12幅有的是斜角对裁,即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缝制时皆上狭下广,以使得下裳宽广,从而行走时举足方便。深衣的长度比朝服短,大致在足踝间,正所谓“长毋被土”。此外,深衣的袖口、衣襟和下摆的部位有不同色彩的缘饰,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健在,就用带花纹的缘饰;父母健在就镶青边缘饰;如果是孤子,就镶白边缘饰。
4.汉代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完整的服饰制度在汉朝得以确立。
战国至西汉时期,曲裾流行于中原地区。曲裾是汉服深衣的一种,为秦汉时期常见服饰。长沙西汉马王堆墓出土帛画中的贵妇和侍从等人穿的都是宽大的曲裾袍服。到东汉时,直裾逐渐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形制。直裾的领、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一些贵族妇女还在袍服边缘施以重彩。《后汉书•舆服志》载:“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彩十二色,重缘袍。”除了衣缘,西汉马王堆帛画贵妇的袍服上还绘绣有繁复的花纹。由于大袖行动有所不便,东汉时还出现了袖形直而狭长、外形如沟的褠衣。
5.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历经三百多年,南北迁徙,民族错居,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质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促使中国服饰文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汉服当属“袴褶”和“裲裆”。
袴褶,是上衣和下裤的总称。衣指大袖衫。魏晋时期,玄学和宗教的盛行使衫成为流行时尚。衫是一种袖子宽大、直领对襟的单衣,多以白色薄质丝绸制作,不分身份都能穿用。裤是一种外穿的散口大裤。因裤口肥大,为了便于活动,人们在裤腿的膝盖处用丝带扎束,这种形式的裤子被称为“缚袴”。
裲裆,亦写作“两裆”,长仅至腰,无袖,只有前后片,即古人所说的“其一当胸,其一当背”,由两裆甲演变而来,男女皆可穿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用作常服,至隋唐时期用于朝服。裲裆的材料,多为罗、绢及织锦等,考究者则施以彩绣。其制有单、夹之别,夹者或纳以丝绵。
6.隋唐
隋唐时期,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则以胡服为常服,着圆领袍和乌皮靴。
圆领袍,也称盘领袍,为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中原农耕服装体系中的一种服装款式。与交领和对襟服装相比,其闭合性和保暖性有明显的优势。
隋代及初唐妇女的服装,以小袖短襦和高腰掩乳的长裙为主。盛唐以后,在西域胡服的影响下,汉式女服的领型越来越丰富,如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除衫、襦外,妇女还穿着一种名为“半臂”的短袖上衣。天宝年间,在妇女中还曾流行过穿着男装的风气,这种风气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一度影响宫内,成为贵族妇女的新风尚。
7.宋代
北宋时期,宋王朝实行“修文偃武”的政策,削弱军人权势,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形成了文人治国的格局。
除冕服等传统礼服外,宋代皇帝日常穿着黄色圆领大袖袍,腰束玉饰朱带,足蹬皂文靴。融入农耕服饰文化元素的圆领袍,逐渐脱离了游牧民族服饰的实用主义范畴。士人阶层的服饰,则以古风为尚,其款式主要有襕衫、道袍、直裰、鹤氅等。宋代赵佶《听琴图》中弹琴者身穿的便是直裰。
襕衫,又称“襕袍”,即袍衫的下摆处有一横襕的袍服。襕衫之襕,可缝缀而成,也可绣绘图案而成,具有上衣下裳形制含义,这是一种汉时广为流行的深衣的新式袍服,意在尊古复古。宋代襕衫接近于官定服制,举子多穿白色襕衫,至明、清时襕衫仍为秀才举人之服。道袍本为释道之服,宋、明之时多为士庶男子穿着,通常采用交领大袖、下长过膝的形制。直裰,又作“直掇”,其式样为对襟大袖,衣边饰黑缘。鹤氅是一种用仙鹤羽毛织成的大袖裘衣。
宋代女服有襦、袄、衫、大袖、褙子、半臂、背心、抹胸等多种形制。最具特色者当属褙子。
褙子,也作“背子”,隋唐时期就已出现,宋代最为流行,在许多宋代绘画作品中都有反映。式样为对襟、窄袖,是一种男女皆穿、尤盛行于女服的服装,上至皇后、贵妃、命妇,下至奴婢侍从以至民女、优伶乐人之辈,无论尊卑均可穿着。其衣襟、袖口和两腋侧缝处装饰有印金缘饰,时称“领抹”。由于宋时女服风尚朴素,领口的缘饰便成为宋代女服点睛提气之“眼”。宋朝女子追求的是一种朴素雅致、含而不露而又风情万种的小家碧玉之美。褙子正体现了宋人的审美追求,呈现出一种严谨而又飘逸、朴素却又精致的服饰特征。
宋代女裙时兴“石榴”、“千褶”、“百迭”等名目。言“千褶”者,为细裥女裙,以五色轻纱为之,周身密打折裥。所谓“百迭”裙者,用料6幅、8幅或至12幅,中施加细裥,有诗句云:“裙儿细褶如眉皱。”
8.元代
元代的服饰,既有蒙汉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也有南北地区的造型区别。
在元代服装中,最具特点的是左衽窄袖、腰部有辫线或褶子的“辫线袄”或“腰线袄子”。其式样如《事林广记》中步射总法插图人物所穿服装。海青衣也是元代较具特点的服装,因其衣袖宽博如海青展翅,故名。语出李白唐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在元代,多数云肩式龙纹装饰的袍服,肩袖和膝部均有一条带状纹样装饰,称为袖襕和膝襕,这种袍服即蒙语所称的“宝里”,其形象如《元世祖出猎图》中的元世祖身上穿的红色袍服。在元代还有专门生产袖襕和膝襕妆花织物的特殊织机。
元代上层女子大多穿貂鼠衣,一般女子穿羊皮衣、毳毡衣。袍是元代女子衣服中的主类,袍式多宽大,衣摆及地,长袖窄口,如元代织御容中的元代皇后形像。
9.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上承周汉,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至此,汉服的发展迈向顶峰,纹样装饰更趋奢华,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
在明代,龙纹逐渐成为封建帝王服装的专属装饰纹样,其装饰布局和组合形式也趋于程式化和多样化。据析,明代龙袍主要有四种式样:第一种为十二团龙十二纹章衮服;第二种为四团龙袍,即前胸、后背和两肩各饰团龙纹一个,其中胸背为正龙,两肩为行龙,如明成祖皇帝像中所见龙袍;第三种,柿蒂形龙袍,其盘领周围的两肩和胸背部为柿蒂形装饰区,该种式样又可分为两种,一为两肩(行龙)、胸背(正龙或行龙)饰四龙,另一种为柿蒂形内装饰两条过肩龙(龙头为正面,居于前胸后背,龙尾向肩部围绕,明代称这种纹案为“喜相逢”式);第四种为过肩通袖龙襕袍,即在柿蒂形龙袍第二种形式的基础上,在袖部和前后襟下摆装饰有行龙的横襕。
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为乌纱帽和团领衫,其胸前、背后各缀一方形补子。文官绣双禽,比翼而飞,以示文明;武官绣兽,或蹲或立,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鸟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
明代男子常服多以纱、罗、纻、丝为之,其中最具特点的有曳撒、贴里、程子衣、顺褶、直身、直摆等款式。
曳撒,裙袍式袍服,大襟右衽,长袖,衣身前后形制不一,后者为整片,前者则分为两截,腰部以上与后片相同,腰部以下两边折有细褶,中间不折,形如马面,明初为官吏及内待穿着。有官者衣色用红,上缀补子;无官者衣色用青,无补。此种曳微不独内臣服之,外廷亦有,其式样如明代商喜绘《朱檐基行乐图》中的人物穿着。至明代晚期,演变为士大夫阶层的常服,礼见宴会均可着之。贴里,是明代内臣(宦官)所穿的袍服,大襟窄袖,下长过膝。膝下施一横襕,所用颜色视职司而别。明初规定,近侍用红色,缀本等补子;其余宦官用青色,不缀补子。其式样如明代《宪宗元宵行乐图》中人物。程子衣,亦作“陈子衣”,又称“大褶”,相传明代大儒程颐常穿此服,因以为名。其为大襟宽袖,下长过股的裙袍式袍服,衣长至膝,下摆折裥,腰间以一道横线分为两截,取上衣下裳之意。由于“程子衣”形制宽博,符合明代士庶洒脱随意和宽松的审美趣味,故多位明代士大夫喜家常闲居时穿用。流行于明代初期,礼见宴会,均可穿着。
明代妇女的服装,大体分礼服和常服两种。礼服是命妇朝见皇后,礼见舅姑、丈夫及祭扫时的服饰,主要有凤冠、大袖衫、霞帔、褙子、比甲和裙等。
明代是大衫霞帔的定型期,不仅应用更广,等级规定也更为详尽,《明会典》中便记载有极精确的尺寸规范。在当时,以鸟兽补子来区分文武百官的等级,以霞帔的纹饰和饰件来区分命妇的等级。
明代女服多为上襦下裙。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有的胸背部还织绣有纹样精美的补子。裙子多素净,因明代初期尚浅淡,即便有纹饰,也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有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6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8幅,腰间有很多细褶,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10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有的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在明代,宋时盛行的褙子仍然流行,其式样如明代唐寅所画《王蜀宫妓图》中的人物形象。明代比甲,是无袖无领的对襟式上衣,多为年轻妇女所穿着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缩短衣身,称为坎肩或马甲。明代妇女还穿着一种称为“水田衣”的服装,它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因其简单别致,深受明清妇女喜爱。
10.清代
清政府十分重视封建服制的建设,既借鉴汉族服饰中的某些元素,又不失其满族的传统礼仪和服饰习俗。如,以中国传统的十二章纹作礼服和朝服上的纹饰,以绣有鸟兽的补子作为文武官员职别的标识。
在清代服装中,等级最高的当属清代皇帝的朝服。朝服由披领和上衣下裳相连的袍裙组成,以黄色为主,惟南郊祈谷、雩常用蓝,朝日用红,夕月用月色。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多穿着。另外有一种称为“端罩”的皮制礼服,其制似裘衣而较宽,圆领对襟,两袖手齐,下长过膝,左右垂带,通常在冬季时替代衮服、补褂套穿在朝袍、吉服袍等袍服外。制作时多将皮毛之面朝外,以区别普通的裘皮之服。按质地、皮色的好坏及其里、带的颜色等内容,分为八个等级,以此来区别其身份、地位的尊卑高低。
补服,又称“补子”,是官吏们的礼服。补服是一种外衣,其形式为圆领、对襟、平袖,袖与肘齐,衣长至膝下(比袍短一尺许),门襟有5颗纽子,前胸和后背装饰有不同纹饰的补子。飞禽代表文官,如一品文官用仙鹤补;用猛兽代表武官,如一品武官用狮子补。清代满服中有一种长度及腰的褂,因其最初是一种便于骑马的军服,所以被称为“马褂”。
清代命妇礼服最高等级是朝褂,为后妃、宫眷下至七品命妇于朝会、祭祀时套在朝袍外面的一种礼褂,圆领,对襟,无袖大褂式。其色皆为石青色,镶片金缘或织金绸镶边,领后垂不同颜色的彩绦。稍逊一等的是朝服,即后妃、福晋以下至七品命妇在朝会、祭祀时所穿的紧身窄袖袍,圆领,马蹄袖,披领右衽。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
霞帔为明清命妇礼服,在清代其形制有了一些变化:帔身放宽,两边合并,阔如背心,并加了后片和衣领,下施彩色流苏而不用坠子,在胸背正中缀以与其丈夫官位相应的补子,显示身份。武官母妻霞帔上的补子用鸟纹而不用兽纹,如武一品母妻补子织绣仙鹤,意为女性娴淑,不宜尚武。此外,清代时期的平民妇女在出嫁之日可将其作为礼服与凤冠一起穿戴。
满族妇女的便服,一般以长袍为主,其样式和男袍大体相同,唯领、袖绣以花边,下半身多穿裙子,颜色以红为贵。裙子的样式较多,有百褶裙、马面裙、鱼鳞裙、红喜裙、墨花裙、凤尾裙及月华裙等,基本形制是马面裙,所谓“马面”是指裙前后有两个长方形的外裙门。马面裙由两片相同的裙片组成,裙腰有扣子或绳结,裙的两侧打褶裥,由两边向中间压褶,俗称“顺风褶”。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
11.民国
民国初年即颁布新式服制,民众的穿衣戴帽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传统的政治伦理的干预。
清末民初,妇女服装大多仍为上衣下裙的形制。青年妇女往往上穿窄而修长的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辛亥革命前后,妇女所穿之裙几乎没有什么装饰,有的也是仅在裙子下摆上绣花卉图案。清末民初,围系之裙用以加在长裤和套裤之外,在正规场合作礼服。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颁发的服制条例规定:男子礼服分为“大礼服”、“常礼服”两款。常礼服又分为甲、乙两种,大礼服和常礼服的甲种都是西式的。大礼服分昼用、晚用两式,料用本国丝或毛织品,色黑。常礼服的甲种亦分昼用、晚用两式,料用丝,或棉,或麻,色用黑;乙种是中式齐领右衽的长袍、短褂,褂是对襟,左右及后开衩。女子礼服是齐领对襟长上衣、下服打裥长裙,俗称百裥裙。衣长齐膝,左右及后下端开衩,周身加绣饰。裙式为中置阔幅,连幅分向左右两侧打襉,上置裙带系腰。衣和裙的质料、用色皆无规定。
民国元年(1912)《服制案》礼服图
12.现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服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服装的式样与穿着方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服装有很大区别。
解放后至70年代期间,中山装、工装衣裤、中式短袄和肥腿裤、列宁装、军便装、方格衬衫和连衣裙等都是建国后的服装式样。20世纪50-70年代,中山装逐渐成为男子主要服装式样。总言之,新中国服制建设多集中于一些岗位或行业制服,如铁路、邮政和军队等,服饰色彩主要为“蓝、绿、灰、黑”。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的审美视野也逐渐开阔。1980年,电影《庐山恋》公映,女主人公身着的连衣裙,引起了女孩子们的兴趣,一时间,一背上一条拉链、腰间坠条带子的连衣裙,成为当时女孩子们最喜爱的装扮。1985年,国产影片《红衣少女》中主人公的大红衬衫,也引起一时的轰动,打破了中国20年来服装灰色卡其布一统天下的格局。
在现今新时期的国际服装文化的交流中,我国服装业开始多元化发展。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服装面貌也日新月异,和世界的时装潮流趋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