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嵌珠石兰花蝈蝈簪
传统首饰历史沿革
《中国最美-传统首饰》 / 传统首饰
2020-07-23
2849 0

中国传统首饰工艺精湛,品类繁多,内涵丰富,历史久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旧时期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夏祖先开始使用磨制和穿孔技术,将骨、角、牙等天然材料加工成为具有美化功能的饰品。在山顶洞人、仰韶文化、辽宁海城小孤山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许多用兽牙、贝壳、石珠和鸟骨做成的穿孔串饰出土,如1933年北京房山县周口店出土的125枚穿孔兽牙。在这些兽牙的牙根均有一个用尖状器刮挖而成的穿孔。出土时,还有5枚兽牙排列成半圆形,显然是串在一起的串饰。另外,在山顶洞遗址中还发现了十余枚钻了孔的骨管、蚌壳、砾石、石珠,足见当时的钻孔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

山顶洞人还懂得用赤铁矿粉末染色的方法,这使得装饰品更加鲜艳美观。有时贝壳也会和兽牙串在一起,如在辽宁海城小孤山出土的穿孔项饰中就有两枚扁圆贝壳。其中心有穿孔,边缘有放射状刻沟。这些兽牙和贝壳孔眼的边缘光滑且留有红色痕迹,可见这些饰品曾被长期佩戴,绳索磨损使孔眼边缘光滑,而串挂这些兽牙和贝壳的很可能是赤铁矿染成的红色系绳。

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以前时期所没有的,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显示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夏先民生产技能的提高和物质生活财物的丰富,以及审美意识的出现。在此时期,首饰是美化人身的饰物,更是权力、意志、力量、勇敢和财富的标志。

2.新石器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骨器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畜牧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来源,丰富的动物骨骼为骨器的制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大体而言,当时的骨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骨料制成的刀、匕、铲、锥、镞等骨制工具;另一类是骨珠、骨管、骨梳等骨制饰品。无论是兽牙、羽毛,还是骨器、石珠,新石器时代的饰物均呈现出光滑、规则、小巧、美观的特点。在这些出土骨器饰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量庞大的骨质扁珠串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陕西临潼姜寨一少女墓出土的8721颗骨珠串饰。这些骨珠由兽骨磨制穿孔分切而成,大的外径7厘米,小的外径3厘米,按一定规则大小相间串连。其全长达16米左右,可多圈绕于颈、臂或腰部。原始人一般用细石器切锯骨片,这是非常费时费工而又细致的工作,因此这件串饰十分难得。

从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由于金属器的发明和迅速应用推广,骨制品的实用地位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骨制品的流行渐成局部现象,直至逐渐退出应用领域。

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已经开始佩戴耳饰。在甘肃玉门市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的人形彩陶,其头戴帽箍,上身赤膊,胸部有网纹饰,腰部系网状带,下身穿不连裆的长裤,足蹬翘头靴。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其耳垂部有一个穿洞。相似资料还有很多,如甘肃礼县高寺仰韶遗址和山西宝鸡北首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塑人头像的耳部都有穿孔痕迹。

在新石器晚期至商周的墓葬中,常可发现一种外表光素无纹、扁平且留有缺口的椭圆形和圆形环,出土时经常处于墓主人骨架的耳旁边,且缺口向上,成对出现。除了少数用兽骨或金属制成外,新石器时代的“玦”多数用玉石制成,如四川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的64件用象牙、绿松石、白玉做成的耳饰,其中就有带缺口的圆形玉玦。此外,浙江余姚河姆渡、江苏吴县草鞋山、广东曲江马坝镇等遗址也都发现过此类物品。

除了骨质扁珠串和玉玦,在新时器时代的遗址考古中,还出土了大量用于固定发髻的发笄。最初发笄的形状都比较简单,大多为圆锥形或长扁条形,一般是顶端粗宽而末端尖细,质地单一,且仅限于木质、骨质等当时比较容易获得的材质。甘肃永昌鸳鸯池文化遗址出土一枚骨笄,长10.7厘米,笄首最宽处3厘米。它是用一块完整的动物骨骼制成,整体呈圆锥状,笄首粗大呈喇叭形,笄体黏贴一白色的圆骨片。周围堆加一层黑色的树胶类物质,嵌镶36颗白色骨环。

殷商时期,束发已在华夏先民中十分流行,束发用的骨笄成为人们头上的必备用品。长者达20厘米左右,短者约10厘米。此时,对笄的加工越来越精细,笄的装饰性越来越强,不仅仅是绾发的用具,更成为头部最主要的装饰品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出于对玉的喜爱,中国古人也用玉制笄,如妇好墓中出土的一件深灰色圆棍式玉笄,碾琢精细,抛光讲究。在中国早期玉笄中,最精致的应属山东临朐朱封墓出土的一件墨绿色玉笄。该玉笄形似圆柱,通体有凸雕的呈竹节状旋纹,通长23厘米,笄上有精美的镂刻透雕装饰。笄头连缀一扇形乳白色玉雕饰,整体镂刻透雕,再饰以阴纹线刻,两面各镶两颗松绿石小圆珠,工艺精湛,玲珑可人。

在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墓葬中出土箍形玉器,又称马蹄形玉器,是迄今为止全国出土最早的玉器之一,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玉器多为扁圆长筒形,长筒面略有内弧,一端斜口,沿薄如刀,另一端相对较平,口沿两侧通常各钻一孔。很多学者依其出土的位置称其为束发器,推测先民将头发箍在头顶中央,通过马蹄口散至后背。

这种箍形玉器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江西新干大洋洲晚商大墓出土一件玉雕人头像。头像顶部有一高筒形冠,上部竖刻阳线11组。美国史密森协会藏有一件玉雕人头像,两面纹饰略异,其中一面亦头戴高冠。

良渚文化遗址瑶山出土的三叉形器,呈“山”字形状。这些三叉形器中叉孔均穿透直通至底,有的从单面钻通,也有从两端钻通的,两边两叉之孔均浅。其下必有一承接的圆圈座,以便三叉形器从中叉孔贯通与底座固定。

三叉形玉冠饰大多出土于死者头骨上方,出土时中叉的上方紧连一根长玉管,往往还有成组的。可见,三叉形冠饰、长玉管和呈集束状的锥形器,是配套组装成整件使用的。古代文献曾记载远古时有虞氏部落首领戴着彩羽的冠冕举行隆重祭典,而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三叉形冠饰很可能是中国最初的王冠。

3.殷商

殷商时期,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助长了贵族服饰的奢靡之风。通过细致分工和规模生产,中国先民的手工业生产水平,尤其是青铜器的铸造技术,无论是造型、纹样,还是铸造工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此时的金属成型和金属雕刻等工艺也都已比较成熟。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大型青铜立人像,便是中国也是世界迄今为止发出的最早且最为宏伟的青铜立雕像。

殷商晚期,琢玉技术趋向成熟,当时人们已经可以雕琢不同种类形式的器具。从品种上看,主要有礼器、佩饰、兵器和工具等。礼器是玉器工艺中最为精美的一类;佩饰玉器造型多为动物形象,如龙、鸟、兔、象、羊等,工具则有玉梳、玉簪、玉带钩等。殷商的玉匠运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俗称双勾线),有意识地将一条阳纹呈现在两条阴线中间,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阴线的单调感,又增强了图案花纹线条的立体感,显得刚劲有力。

随着金属成型、雕刻工艺的发展,黄金首饰也随之出现,殷商时期首饰更加丰富。

4.周代

周朝建立后,周人推行“礼乐制度”,无论是食用器具、出行车马,还是衣冠首饰,都依使用者身份的高低而有严格的规定。此时,首饰的形式和内容也趋于制度化。据《周礼·天官》记载,王后的首服已可分为“副、编、次、追、衡、笄”六类。

春秋战国时期,束衣用的带钩十分盛行,多用金、银、青铜、铁或玉石制成,用鎏金、金银错、包金、镶玉等工艺,以云纹、谷纹、龙纹等作为装饰图案。此外,男性贵族还佩戴饰有姿态生动的人形对舞玉佩,女性则开始插戴步摇。

5.秦汉

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在一些汉代陶塑人俑中便能看到戴有戒指的人俑形象,如四川郫县宋家林东汉砖室墓出土的持镜女陶,手部就有清晰的戒指形象。此时,妇女较多地使用步摇作为发饰。《释名·释首饰》解释步摇曰:“其上有垂珠,步则摇,故称步摇。”在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就有头戴步摇的贵妇形象。此时妇女亦佩戴金属、玉或琉璃材质的耳珰,多作腰鼓形,一端较粗,常凸起呈半球状。戴的时候以细端塞入耳垂的穿孔中,粗端留在耳前。

6.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女性的发饰日益丰富,步摇的造型也趋于多样化。如左图这件北齐时期嵌红琉璃金步摇,全器高13.5厘米、宽17.5厘米,呈树状,由主干分出8细枝,枝头顶端装饰着图案化的花朵、姿态优美的降龙、荷叶以及3朵造型各异的莲花,优雅生辉。六朝时期,贵族生活豪华奢侈,出现了许多黄金首饰,如内蒙古包头美岱村出土的北魏金嵌松石立羊形戒指,戒面上饰一立式盘角羊,表面饰连珠及宝石,戒面两侧为兽面,虽然上面镶嵌着的松石大部分已脱落,仍不失雍容华丽。除了步摇、花钗,魏晋时期还开始流行一种名为“金钿”的装饰品。所谓金钿,泛指用金、银、铜等材料制成嵌以珠宝的首饰,又称金花,因其多以花卉为形,也称花钿。唐代女子的发髻造型夸张,装饰极其繁多,尤其是金钿,更是繁复之极,达到鼎盛。 

7.唐代

盛唐时妇女以盘高髻为美,这导致了插梳风尚的流行。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之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在唐人张萱绘《捣练图》中就有女性的发髻上插数把发梳的形象。五代至宋朝延续唐人梳饰满头的风习,五代不少画作如《父母恩重经变相妇人供养者像》《曹元忠夫人供养像》等都描绘了盛装女子满头插梳的形象,有的在发髻后方还插有一把雕花大梳。晚唐绢本绘画《宫乐图》中,后宫女子亦均插新月形梳。插梳风尚直至宋朝仍然流行,更有词云:“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篦。”

8.宋代

宋代是一个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与市井文化完美结合的时期。女性首饰大体沿袭唐制,仍以钗、梳、耳环及钏、镯、戒指、帔坠为主,此时发梳的奢华程度令人惊叹。宋代词人辛弃疾以“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形容妇女插梳的形象。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的金梳背、龙凤金簪,江西彭泽宋易八娘墓出土的银梳和金簪,均属工艺极精湛的佳品。在此时期的这些首饰中,帔坠是宋代开创的新首饰,如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银鎏金霞帔坠,呈鸡心形,作盖盒状,边有母子套可上下开启。盒面中央以同样鸡心形开关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并均以银线编焊缠枝莲花和六瓣花卉图案。除了金银,宋人还利用玉石自然的巧色雕琢成鹤、孔雀、羊、鹅或花卉等各式首饰,装饰纹样日益繁复,其构成元素除传统的龙、凤和螭虎之外,多用清新俊丽且十分生活化的物象,如牡丹、莲花、草虫、鸳鸯等。尽管这些素材在唐代艺术品中已有使用,但宋人以新的造型将其重新组织,更显生动活泼并富有生活气息,这是宋人和谐丰盈的内心情致。

9.明代

在继承宋元金银首饰的基础上,明代首饰呈现出两种风格:民间首饰朴素、简洁,充满市井气息;贵族首饰造型复杂,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息。其图案繁缛,且广泛采用镶嵌宝石、累丝、点翠等技法,使首饰的华丽程度远胜前代。

由于狄髻(金丝发罩)的出现,明代金银首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并且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各有其名——用于发髻正面的“挑心”(1支),用于顶部的“顶簪”(1支),用于发髻后部的“分心”(1枚),用于侧面的“掩鬓”(1对),小插、啄针之类的“俏簪”(3对),如此十余件构成了明代女性的“头面一副”。

如江西南城明益庄王朱厚烨墓出土的凤簪和仙人楼阁金簪,均以累丝法编结出重楼复阁,仙人于其中奏乐起舞,周围环绕奇花异草,其奢华程度令人惊叹。为了满足首饰图案花式愈繁的需求,明代工匠大量运用累丝工艺,使首饰造型更为立体,并提升了景物描写的细致程度。与此同时,累丝工艺使金银的用料也大为节省,并将金银本身变得更柔和轻盈且宜于镶嵌,愈发衬托出玉石的艺术魅力。

10.清代

清代手工行业日臻完善,首饰工艺的设计审美与制作技巧更是登峰造极。这时的民间首饰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而宫廷首饰则以造型多样、绚丽多彩、高贵典雅、做工细致入微著称。除了一些传统首饰品类,如头饰、颈饰、手饰等,官员朝冠上的顶珠和佩挂的朝珠,满族妇女绾髻梳头时用的扁方,点翠串珠的钿子、勒子、发罩、护指等,都成为清代特有的首饰品种。清代宫廷后妃们的首饰由广储司和造办处的撒花作、累丝作、玉作、珐琅作等处承做。这些精美绝伦的饰品采用錾刻、锤揲、焊接、累丝、镶嵌等手法,以金银、翠玉、珍珠及各种质地的宝石制作,精雕细琢,结合凸起、阴线、阳线、镂空等做法,加上清代特有的掐金丝和点翠等工艺,使宫廷女子们显得更加高贵典雅,美丽动人。

清代的复合工艺也很发达。金银制品与珐琅、珠玉、宝石等结合,相映生辉,更增添了宫廷物品的高贵华丽。

清代首饰吉祥题材最为丰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蝙蝠、葫芦、桃寓意“福禄寿”,另外还有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等为人熟知的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