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黑货中的老抹子画 ,清代 ,易砚供图
高密年画综述一
《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山东卷下】》 / 古版年画
2020-07-21
1381 0

高密市地处胶东半岛中部胶莱平原。据史书记载,高密夏属营州,后属青州。春秋称夷维,属莱国。战国始称高密,亦为齐地。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设高密县,属齐郡,后改属胶东郡,西汉文帝时期属胶西郡。西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改属高密国。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改称章牟。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复称高密。此后,高密历经朝代更迭,郡改州,州改郡,直至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胶州为直隶州,县属胶州。1925年裁胶东道,改属莱胶道。后经建国初期的多次归属改动,直至1994年高密县撤销,设立高密市。从战国时期到现在,高密的历史长达2400年之久。

高密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远在五千年以前,高密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根据考古调查,高密境内现已查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二十处。高密城西曾出土属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期的石刀、陶器等。在今高密城西27公里的双羊镇后店村西北150米处的商周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各种砂褐陶、灰砂红陶、泥质灰陶、黑陶等陶器,带有鲜明的商周时代的风格特征。大量的秦汉遗址出土了珍贵的石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

高密作为历史名城,文化丰厚,人杰地灵,涌现了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了大量名胜古迹,其中就有春秋时齐国名相晏婴墓、西汉高密国国王刘章墓、东汉孙根(孙郎)墓、东汉经学大师郑公祠(含郑玄墓,图1)、清代大学士刘墉墓等。清代李元直、刘墉、王庭侯等名家的书画,都对当地的书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山东是孔子的故里,尊孔祭祖之风一直在齐鲁大地长盛不衰。这为高密年画中的孔子圣像和家堂、族影等的存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而过年祭祖和张贴年画的习俗,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包括高密年画在内的民间艺术的发展。同时,文人画家和民间画工的大量存在,也促进了高密民间艺术的发展。高密年画作为一种传承几百年的民间艺术,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地人置办的年货中,年画也称为“货”(黑货和红货,分别指的是以墨色为主的“黑抹子”画和彩绘年画)。当地的茂剧、泥塑、剪纸等姊妹艺术的存在,也为高密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一、历史沿革与流布地区

(一)起源

山东省是民间年画产地集中的省份,除高密外,著名的年画产地还有潍坊杨家埠、平度、张秋镇、东昌府等地。离高密70余公里的潍坊(清代以前称潍县)主要生产木版套印年画。高密的年画种类,有被称为“扑灰年画”的手绘年画,半印半绘年画,也有部分木版套印年画,主要分布在高密北乡的姜庄镇和夏庄镇一带。根据笔者前几年的调查,在潍坊和高密交界的一些村庄,民国时期也有生产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的自然村,这可以视为高密扑灰年画的延伸发展。扑灰年画是高密独有的年画形式之一,它是以炭条为笔,在纸上绘稿,然后用纸张在绘稿上拓印进行复制的。关于高密扑灰年画的起源,至今尚乏实物证明,当地专家焦岩峰先生调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世的老艺人,并根据挖掘到的早期扑灰年画的风格推论,得出扑灰年画相传约形成于明初的结论。这一方法在高密地区沿用至今,它与中国宋代民间画工批量制作绘画的“过稿”方法如出一辙。

邓椿的《画继》一书,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著名的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手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的作画售画情形。这种绘画,以当时的“过稿”方法,能每画复制数百份,由此推断,很可能采取了类似现在高密扑灰年画的制作技艺。反过来看,高密年画也保留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过稿”方法。

在高密地区,关于扑灰年画的起源还有这样一则传说:高密北乡公婆庙一户王姓人家,善画庙宇壁画,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吸收文人画及庙宇壁画的绘画特点,采用自己烧制的木炭条起稿,画成“灰稿”后,将一稿再扑抹成数稿,最后采取手绘方法,绘成年画。这就是最早的扑灰年画。据传,早期的扑灰年画大多以神像、墨屏花卉为主,但销量很少。到明代中期,墨屏花卉开始销量看好。墨屏画常以水墨勾染为主,有的略施彩色,人物以粉开脸,细勾眉眼,衣饰身体常寥寥数笔而面部多用细笔刻画,突出其神韵,这种画法也可追溯到宋代。(图2)宋时有甘风子者,喜作列仙图像,以细笔作人物头面,动以十数笔,然后放笔如草书书法,顷刻而就,题诗其后。今日尚存的高密早期墨屏年画,犹可见此种画风,特点是格调古雅,造型简练,笔墨洒脱,取材多为古代文人雅士,最流行的有《四爱图》,表现了羲之爱鹅、茂叔爱莲、渊明爱菊、和靖爱梅的佳话。

关于王姓人家的早期扑灰年画吸收了庙宇壁画的技法和特点的说法,一百多年前建成的高密西北乡小牟家村的关帝庙壁画倒是可以作为佐证。关帝庙庙宇虽小,但是雕梁画栋,室内立柱和顶棚上绘满了龙凤花卉等装饰图案(图3),墙壁上,画工以矿物色绘制了“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战黄忠”等二十余幅《三国演义》题材的故事画(图4)。从这一庙宇画的风格看,民间画工采用了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风格与高密扑灰年画中的人物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代画壁画和画年画的匠师同属画匠丹青行业,有的既画壁画,又为年画出稿,很多技艺互相影响渗透,所以在高密扑灰年画的制作中依稀可见古代绘画的影子。

到了清代,高密年画逐步发展起来,张贴“天行帖子”一类的画张,已经成为当地的习俗。据《高密县志》(十一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岁时民俗”一节中的记载:“季冬之月……除夕,洒扫堂室,设馔,易门神、桃符,写春联、天行帖子……”可见当时过年贴年画已成为人们年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清乾隆到咸丰年间(1736—1861),是扑灰年画发展的兴盛期。乾隆十五年,据说公婆庙王姓人家的后人已靠画扑灰年画发达,除全家人从事绘画外,还收了本村张姓人家五兄弟为徒(公婆庙张氏家谱有所记载)。后来,这一技艺相继传到附近的李家村、棉花屯、城子、甄家屯,扑灰年画迅速发展起来。清朝嘉庆年间,原在天津杨柳青刻画版的胡殿奎(胡三)慕名到高密夏庄投奔胡玉显学习扑灰年画,同时带来了杨柳青年画的刻版。通过互相交流,高密年画艺人在扑灰年画的基础上,吸收杨柳青木版年画刻版效率高、印量大的长处,用刻版代替了扑灰起稿,逐步形成了半印半画的年画新品种,同时又保留了扑灰年画的韵味。后来,高密年画又吸收了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法,有的作坊全部采用套版印画,如一些小幅财神、胖娃娃等畅销的年画。这样,就形成了高密年画中扑灰年画、半印半绘年画和木版彩色套印年画三种技法并存的格局。

至道光年间,高密扑灰年画达到鼎盛时期,随着绘画技术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扩大,扑灰年画出现了两大类别。一个是以水墨色为主要表现色调,典雅朴素,充满文人气息,被称为“老抹子”或“墨色画”的写意风格的年画(图5)。这一派系的代表人物是赵宗贵,他不仅丰富了扑灰年画的绘画题材,而且对绘画技艺亦有创新。另一个是借鉴和吸收杨柳青木版和杨家埠彩色年画特点,运用重彩,追求色彩艳丽的画面效果的年画,也被称为“红货”。这类年画适应节日喜庆气氛的装饰需要,半印半绘者居多,广受百姓喜爱。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胡相林,据说他扑灰年画或半印半绘上的创作皆佳,会几十个花样。

清朝光绪时期,高密年画开始出现了衰微的征兆。20世纪初虽一度兴盛,销售数量较多,但在题材内容、艺术特点上却是单一、重复,多为财神类的家堂画和大幅面的美人童子画。到20世纪30年代,美人年历画的出现,给了扑灰年画沉重打击。20世纪40年代又出现了石印画,到50年代,扑灰年画即被“烟牌大美人”为代表的擦笔年画所取代。        

由上所述,可以推断,扑灰年画是在继承了中国宋代以来的“过稿”技艺基础上,又受到了文人画和庙宇画的影响而孕育产生的,是随人们的需求不断发展的,它为半印半画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又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木版套印的年画。

(二)流布地区

到清代中期,扑灰年画已销售到山东省内的崂山、莱阳、临沂、烟台、蓬莱、黄岛、掖县等地。高密年画除了在附近的公婆庙、姜庄镇周家村、东王家城子、夏庄十里堡开庄外,还在省内胶州、杨家埠、平度、青岛、莱阳等多地开庄卖画。省外则销至江苏徐州、天津杨柳青以及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

高密年画作为特色鲜明的年画品种,其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在它发展的盛期,各地商贾画贩秋冬两季都要来被称为“栈庄”的年画市场购买年画。冬至之后十多天到腊月初八,就是年画开始销售的日子。据传,当时有门店的画店就有三十多家。春季,一些画店开始雇人将年画销向外省。嘉庆年间至20世纪40年代,这种长途贩运年画的形式一直存在。由于游商的贩运,高密年画流向了内蒙古和东三省等广大北方地区。关于高密年画的流布,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谓“闯关东年画”—流传到关东地区的高密年画。

“闯关东”和“闯关东年画”的由来: 

山海关,将东三省和中原大地分为关内和关外。因东三省在山海关以东,也被称为关东。满人入关后,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19世纪开始,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山东河北一带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大批流民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东北边疆控制日益减弱,沙俄也乘机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 

“闯关东”如同粤闽人下南洋、客家人湖广填四川一样,都是一种历史上的移民现象,既有自发的原因,也有客观的政治因素。山东人的闯关东,是贫苦农民为求生而发起的带有悲壮色彩的移民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其《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山东人闯关东总人数超过1830万,留在关东的山东人有792万,人数之多,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因此,现在东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 

“闯关东”的人口大迁徙,也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的输入,东三省的文化融合了山东等地的中原文化,人们无论在语言、信仰、习俗、伦理和家族观念上,都沿袭了家乡文化,对于闯关东的人来说,关东文化只是山东中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中原文化迅速在关东地区流行起来,高密年画也不例外。

清代嘉庆之后,随着山东闯关东(从青岛、烟台等港口坐船到辽宁大连、旅顺等港口,再徒步到东北各地)人数的增加,过年祭祖和贴年画的习俗也被带到了东三省各地。现今在大连、旅顺、岫岩、鞍山等地发现的数百张清代和民国时期生产的高密年画,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遗存。主要是山水、清供、博古、花卉、戏曲、故事等屏条画和对子,屏条有对画,有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也有少部分单幅或对幅的娃娃、美人、戏曲人物等大挂画。这是因为高密距离烟台、青岛等港口较近,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乘船走水路比起陆路要方便得多,所以贩卖年画的小贩肩挑背驮,乘船加步行,到东北各地销售高密年画。所贩年画以屏条画居多,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天气寒冷,窗户较小,大面积的墙面,为张贴屏条画留下了较大空间,所以屏条画成为了“闯关东年画”的主体。而在东北地区发现保存完好的一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高密年画,也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人们怕天气恶劣,大雪封路,买不到新的年画,于是把头年用过的年画小心揭下来卷好,存放起来,以备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