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
木偶历史沿革
《中国最美-木偶》 / 木偶
2020-07-20
4061 0

木偶,古称傀儡,主体由木头等材料雕刻而成,模拟各种人形,既是戏曲表演的道具,又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品。以木偶表演的戏曲称为木偶戏。

木偶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等艺术元素,内涵丰厚。在它的身上,交叉承载着历史、宗教、民俗等多层文化涵义,透过木偶艺术,可以管窥到中华民族各区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最早的木偶出现在古人的丧葬与巫术仪式中,形态有“俑”和“大桃人”等,寄托了人们对来世的祈盼与向往。在后世的发展中,木偶作为沟通人神的工具,继续在宗教仪式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至今仍然在乡村的婚嫁葬礼、诞辰周岁、纳土动迁等除凶、纳吉、奉祀、酬天、敬神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木偶艺术作为纯粹的娱乐工具,走向完整的戏曲形式,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爱。其演出形态,受到戏曲规范的制约,呈现出高度程式化的特点,这也表现在角色造型中。当代,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它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正慢慢消失,木偶艺人逐渐步入古稀之年,年龄结构出现断层,木偶制作技艺和演出技艺濒临失传。只有少数木偶艺术从民间走向剧院,走向都市的舞台,跻身于精英艺术的行列;而更多的民间木偶表演,则成了民俗宗教活动的点缀,艺术性大为削弱甚至丧失。

木偶戏兴于汉代。关于它的起源,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首领冒顿围困在平城,谋臣陈平得知冒顿好女色,其妻阏氏又善嫉,便将刻制成美女形象的木偶,安上机关,通过人的操纵,使其在城头翩翩起舞。阏氏看到,担心城破之后,冒顿会娶这些“美女”为妻,于是引兵自退,平城之围遂解,此即传为木偶戏的起源之一。汉时的木偶在丧葬仪式和嘉会中并用,除驱傩以辟邪之外,已经具有了歌舞表演的娱乐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更加复杂,表演也更为生动。至隋唐时期,木偶由演百戏进一步成为说唱文艺的载体,说唱者的唱词配以傀儡的动作,木偶戏剧故事性的本质才得以完善。当时木偶戏不仅在闹市盛行,还经常在王宫贵邸演出,并随军事行动而在全国范围广为流传。宋代市井文化发达,木偶戏活跃于各地城市乡镇,出现不少技艺高超的木偶表演艺人。元代木偶戏受到当时流行的元杂剧、杂戏影响,能够敷演元杂剧剧目。明清时期,中国的木偶戏已经与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当地戏曲联系更加紧密,并形成了全国铺开、支派繁多、各显风采的特点。如今我们看到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木偶戏,有许多都是在清中叶至民国初时形成的。

1. 西汉  彩绘木乐俑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多数人认为,木偶是由俑经过长期的进化、演变逐步发展而来的。俑是一种专供陪葬用的明器,是人的模拟物,所以又叫“偶人”,即对偶于人的意思。木俑多用桐木制成,大概是取“同于”的意思。俑兴起于春秋时期,战国初期已普遍流行,战国中期至两汉是木俑的黄金时代,而其中又以楚地为最。图为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5个女乐俑,她们身着锦绣长袍,席地而坐,其中3个鼓瑟,2个吹竽,应该是墓主人家的乐队。(图1)最初的木偶,经历了从工艺(木俑)到表演的变化过程,开始由祭仪上的表演到以后能表演各种杂技,并最终成为成熟的戏曲形式。

2. 西汉  大木偶  山东莱西县出土

1978年,山东莱西县岱墅村汉墓出土了一个可坐、可立、可跪,高193厘米的大木偶实物。它的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各构件间有关节,腹、腿部构件上钻有许多小孔,骨架灵活机动。该俑原来置于席上,席虽不存,用以镇压席角的四枚虎镇犹存。俑旁置有一根银条,长115厘米,直径0.7厘米,大概是指挥木偶作戏时的调度之具。这是一具地道的悬丝提线木偶,是世界上已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悬丝木偶。它的发现,不仅体现了木偶由丧葬至娱人的过渡,而且表明制作出的木偶已达到了活动自如的境地,为研究我国早期木偶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3. 唐代  敦煌壁画《法华经变·随喜功德品》

唐代的木偶戏获得了较大发展,形式多样,不仅在“闾市(闹市)盛行”,又经常在贵邸演出,已成为举国上下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唐玄宗曾作《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借木偶感慨人生如梦。敦煌莫高窟第31窟窿顶东北侧的唐代壁画《法华经变·随喜功德品》,画二位少女,身高约20厘米,一少女手举人形木偶,做逗引状,另一少女做欲夺状。从画面看,大约是初期的杖头木偶(亦有人认为是布袋木偶)。可见,唐代木偶戏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了。(图3)

4. 宋 《傀儡婴戏图》 刘松年 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

刘松年 (约1155-1218),南宋四大家之一,擅画人物、山水。其《傀儡婴戏图》,描绘了宋代悬丝傀儡的表演情况。宋代是中国木偶艺术最兴盛的历史时期,“弄傀儡”已达五种类型:悬丝傀儡、杖头傀儡、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等。画中绘一童子正在提演钟馗,“戏棚”前围三童子观看,或击鼓,或持拍板,或正欲拾起地上的双钵或笛,准备加入伴奏,画面内容较为写实。戏棚是以倒下的桌子侧边作舞台面,装以支架,挂上幕条,框成舞台口,后边有遮挡操演者之帷幕,模拟传统悬丝傀儡的舞台。由画面可见宋代的悬丝傀儡已流行广泛,并深入于儿童生活中。(图4)

5.元代  《六幻西厢》插图第十九 盛懋 德国东方博物馆藏

盛懋,字子昭。嘉兴(今属浙江)武塘人,生卒年不详。盛懋承家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此画表现了元代悬丝傀儡戏表演的情景,舞台为四根立柱撑起的戏棚,中间立一屏风,上绘山水,一桌两椅,作为傀儡演出的背景。屏风后两个艺人在操纵木偶,后面一个年轻人在打鼓并兼快板。戏棚边悬挂着四个木偶角色,角色为崔莺莺、张生(状元郎)、白马将军、红娘、郑恒等,木偶造型相当写实。从图可见,元代木偶已将“操纵技巧与言谈、歌唱及喜、怒、哀、乐作生动表演”(《朱明优戏序》),剧目已具备了杂剧的现实主义内涵。(图5)

6.明代  《傀儡图》 作者不详

《傀儡图》表现了最古老的传统悬丝(提线)木偶的舞台演出形式。舞台为传统戏剧的舞台形式,表面看空空如也,实际却包含着千山万水,一扇门一张桌子就是一个家、一座殿堂,单纯之至而又丰富之至,是写意、诗意化的空间。屏风后两个艺人操纵木偶,似为表现书生携带书童进京赶考的情景。明代民间家庭聚会或宴请宾客时观看木偶戏蔚然成风,从图中背景和观众来看,描绘的应该是家庭聚会时在后花园观看提线木偶表演的情景。(图6)

7.清 京肘肘(棒棒戏)演出情景 四川杖头木偶

“京肘肘”是杖头木偶的别称。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有的为三根杆或“托偶”,依手杆位置有内、外操纵之分。它内部虚空,头以木雕,内藏机关,使嘴、眼可动。杖头木偶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流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称谓也有所不同,在中国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脑壳戏”“京肘肘”,南部广东的“托戏”都属杖头木偶。四川木偶以杖头木偶最盛,成都有一流行俗语:“早观京肘肘,晚看陕灯影。”(图7)

8.民国初 木人戏 沈伯尘

早期木偶戏常作“木人戏”之称,如唐闽人进士林滋的《木人赋》,即详细描绘了其时木偶表演的种种形貌。后“木人戏”亦专指杖头木偶,如清代杭州的杖头木偶戏即名“木人戏”。此图是中国早期著名漫画家沈伯尘的作品,他描绘了一种特殊的木偶表演形式——“人偶同台”,演员在木偶身后,以木棍操纵木偶的身体动作,并唱念和旁白。“人偶同台”的表演以海南临高为别具一格,舞台上没有挡幕,演员和木偶一样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演员身着服装,既操纵木偶,又用临高方言自唱自念参加表演,与木偶扮演同一角色。(图8)

9.近代 泉州布袋木偶程咬金 江加走刻

江加走,字长清,福建泉州人。11岁从父江金榜学艺,18岁开始自立。在60多年的创作实践中,江加走将父亲留传的50多种木偶头和1种发髻式样发展为280多种木偶头和10多种发髻式样,毕生雕刻木偶头约1万多件,为中国木偶雕刻做出了重大贡献。江加走雕刻的木偶头像,人物性格鲜明,雕刻和彩绘、上蜡工艺精细,看来肤润脂丰,光洁华美;结构灵巧,许多形象能张口、眨眼,生动传神。(图9)

10.现代 江苏许虹表演《木偶作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

许虹,生于江苏高邮,江苏演艺集团木偶剧团团长。获得第八届文华表演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四个金狮奖,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等重要奖项。她曾主演了《阿福》、《琼花仙子》等10多部大中型剧目和15集儿童木偶电视片,所主演的《琼花仙子》,新创蝴蝶舞、花草舞、明月舞、长袖舞等木偶舞蹈语汇;她所独创的《木偶作画》,将木偶表演和书画领域相结合,填补了木偶表演空白,获得专利权。此外,她所表演的变脸、吐火也极大地丰富了木偶戏传统绝活。(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