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牡丹连身裙(格格旗袍作品)
传统服装的种类与产地分布
《中国最美-传统服装》 / 传统服装
2020-07-23
998 0

(一)汉服

汉服,又称汉装,也称华服,是我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为中原地区农耕经济环境所孕育,初始于夏商,发展于周汉,完善于隋唐,丰富于宋元,成熟于明代,在儒、释、道文化持续影响下,不断吸收融合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在内的异域服饰元素,既稳固传承,又不断推陈出新。

就用途而言,现代汉服主要分两种:礼仪用汉服和日常用汉服。礼仪用汉服注重展示性,多用于隆重或喜庆节日的公共仪式,通常华美繁重;而日常用汉服,多用于日常室内起居,着重于朴素、方便、舒适、简单。

从形态而言,中国汉服主要分为交襟和对襟两大类。交襟服装的起源可追溯至商代,在穿着时,两侧衣襟作“又”字形重叠相掩。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交襟一直是中国古代服装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交襟结构的服装闭合性好,穿脱方便,富有层次感,十分适宜穿着。在交领结构的基础上,中国古代服装还有右衽和左衽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右为上”的观念。

与讲究闭合性的交襟服装不同,对襟衣是一种左右衣襟垂直相对的服装结构,通常套在交襟衣之外。因此,对襟衣一般不闭合衣襟,而是敞开衣襟露出里面的交领服装,更增强了服装的层次感。安阳四盘磨村出土的商代玉雕坐人像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穿着对襟服饰的人物形象。继这尊玉人之后,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了一件对襟衣,为中国出土的第一件对襟服饰的实物。东汉末年,对襟衣日渐普遍,至魏晋时期,成为社会风尚。宋明时期,颇为流行的大袖衫与窄袖的褙子也是对襟的形式。

在汉服文化中,下身穿着的“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元素,可分为两片式和一片式:两片式是指由前后两幅单独存在的衣片组合而成的式样,一片式是指裙幅连为一整片的式样。虽然对今人而言,这或许只是式样上的区别。但在中国古代汉服体系中,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下裳”,为贵族男子穿着的礼服;后者为女裙,为常服。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虽然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和外来军事文化入侵,汉服文明一直植根于华夏大地,从未有过明显或持久的断裂,在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绚丽的文化和民族风貌。

20世纪以来,西式服装逐渐成为当代国人的主要着装,传统汉服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许多民众对汉服感到陌生。然而在华夏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汉服都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展示着华夏文化的风采。

(二)满服

满服,即清代满族服饰,又称“旗装”或“旗服”。在入关前,满族人多以毛皮服饰为主,长期半农半猎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服饰式样和习俗。

早期满服一般特征为: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面料多为皮革。到了清中期,满服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圆领变为一寸多高的立领,四面开衩变为两侧开衩或不开衩;窄袖变为喇叭袖;面料开始以棉布为主,丝绸也逐步盛行。

清代满族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马褂、坎肩、套裤。

旗装,也叫大衫、长袍,满族男子穿的旗装,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禊、左衽、带扣绊、束带;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卷于褂袖上面;坎肩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分为对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种。坎肩有棉有夹,或丝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套裤,裤筒上下两端均有带子,穿时上端系腰,下端裹腿。

女式旗装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除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女式旗装下摆及小腿多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根据季节变化,旗装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多挂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挂香囊、荷包等。

(三)唐装

唐装,由清代马褂演变而来,初期流行于海外华人之中,二十世纪初风靡中国,形制多为立领,对襟,盘扣,连袖或上袖。

2001年上海APEC会议时,中国政府作为东道主,为前来参会的领导人提供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男外套为立领、对襟,领口与门襟止口处用镶色料滚边;前身2片,不收省,不打褶;门襟钉缝7粒纽盘扣;后身2片;2片袖(上袖),内装垫肩;两侧开衩。男衬衫为立领、对襟,前身2片,左胸袋1个;门襟钉缝9粒盘扣(象征“九九大顺、万事如意”),排列成3个“王”字(象征着APEC在世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身1片,1片袖,宽袖口,钉3粒盘扣(两个袖子共6个盘扣,象征会议顺利举行)。女外套为立领、对襟,袖口、领口与门襟止口处用镶色料滚边;前身2片,收腰省,打胸褶;门襟钉缝6粒盘扣,后身2片,收腰省,2片袖(上袖),肩部处内装垫肩,左右摆缝处开摆叉。女衬衫为立领、对襟,袖口、领口与门襟止口处用镶色料嵌线;前身2片,收腰省,打胸褶,门襟钉缝5粒盘扣;后身1片,收腰省,1片袖,短袖。服装面料选用的是纯天然环保型织锦绸缎,颜色为正红、中绿、酒红、鲜蓝、棕色和黑色。该织锦绸缎上有大小圆形暗花“福”、“禄”、“寿”祥云团花纹样,远看却是牡丹花的形象,与真丝衬衫上的“APEC”变体小字相互辉映。该服装既有中式服装的古朴风韵,又不失现代服装的洒脱自如。这次会议极大地促成了唐装的流行。

(四)旗袍

旗袍有着“东方女装”的美誉,是当今最被认可和推崇的中国女性传统经典服装款式之一。它是以宽腰身直筒式的清代满族女袍为基础原型,以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立领盘扣、两侧开衩、连袖或上袖为形制特征,兼收并蓄中西审美时尚,借鉴西式剪裁结构改良发展而来的服装款式。

旗袍总会令人联想起高贵典雅、温柔婉约的东方女性,不仅深受我国广大妇女的喜爱,还受到西方女性的青睐。从制作风格上讲,旗袍可分为京派和海派两种。京派风格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大方得体;海派风格则以吸收西方时装为特点,标新立异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海派旗袍最光辉灿烂的时期。当时,上海上流社会名门闺秀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西化生活。她们崇尚西式时装,体现女性曲线美的立体裁剪也就成为大众追逐的流行风尚。省道的运用使旗袍的腰身愈发合体,线条流畅,再结合西式的装袖,衣长、袖长也大大缩短。这改变了传统旗袍的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曲线毫不外露的“束胸裹臂”的直线裁剪方式,让女性曲线充分显示。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旗袍的面料更为丰富。当时,国内各大报刊上都有旗袍专栏,月份牌上也印有身穿旗袍的美女画,各大百货公司也常常举行旗袍模特表演及展览,这都推动了新式海派旗袍的流行。

旗袍的穿着方法多种多样,有局部西化的,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的。自此,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家庭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传统服饰文化的复兴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大赛等活动的影响,旗袍逐渐在中国大陆地区复兴,而且在国际时装舞台频频亮相。在当代世界不断创新变换的时尚潮流中,旗袍依然保持着自身鲜明的文化特色,成为典雅端庄、温雅灵动的中国女性的最佳代言。

现代旗袍的样式很多,衣襟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斜襟、双襟、琵琶襟等;领有高领、低领、无领、企鹅领、凤仙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