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韶新
保护与传承——代表性传承人
《湖北最美-天门糖塑》 / 糖塑
2020-07-21
871 0

小板镇杨氏家族是天门市有名的“糖塑世家”。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杨氏家族所吹的糖人作品色泽鲜艳醒目,肌理变化非常丰富,形象生动逼真,堪称不可多得的精品。

杨家做糖塑的第一代是杨思发,小板镇小板村人,生于光绪庚辰年(1880年),卒年不详。他尤其擅长捏《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人物。1935年春,家乡发大水,冲垮了房屋,杨思发就举家辗转来到浙江宁波。在宁波,杨思发和儿子杨金保在街上吹糖人,大孙子杨志学在街上耍三棒鼓,小孙子杨志谱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尽管日子过得很苦,一家人在一起却感到很幸福。回乡后,杨思发聚集天门糖人弟子,组建了“天门糖人工会”,会员发展到200人左右,糖业甚是兴旺。

杨志谱,生于1934年,卒于2013年,小板镇小板村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从艺近 60 年,在师传的基础上,吸收了年画、面塑、戏曲等其他民间艺术的特色,运用糖塑表现了民间传说、民俗活动等方面内容,作品丰富。代表作有《青狮》《龙凤烛》《大闹天宫》等数百种。近20 年来,他参加了国家、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到武汉、澳门等地表演,为扩大天门糖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出了很大贡献,一些糖塑作品编入全国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本和多种画册与专著。2011年 6 月 1 日,以他为主角的专题片《天门糖塑》在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中播出,影响很大。他生前作为天门糖塑的领军人物,每年都要接待不少民间美术研究单位的研究者或个人爱好者以及高等院校的学生,先后有武汉、应城等地学员慕名向他拜师学艺。

汪培林,生于1918年,卒于1998年,小板镇码头村人。在世时,被天门糖塑界公认为“第一高手”。他十三岁就师从肖玉堂。因为耳聋,被大家尊称为“聋子师傅”,生理的缺陷,让他潜心于糖塑制作,常在谋生之余反复观察和研究各种技巧,精益求精,创造性地研究出“吹牛”技术,制作的牛体形健壮,形神兼备。代表作有《麒麟送子》《牧童骑牛》《福禄寿三星》等数百种。

罗照英,生于 1932 年 ,小板镇范岭村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47 年,随父学习糖塑。1949 年,拜师汪培林学艺。1952 年后以糖塑手艺为业,足迹遍及河北、上海、广东等12个省市。罗照英善于吸收借鉴其他糖塑艺人的优秀作品,加上精通相术,阅人无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融入“相面”的一些知识,因此他的糖塑题材和表现手法特别丰富。代表作有《魁星点斗》《太保狮》《三太保》《独占鳌头》等数百种。多次参加省文化部门组织的交流展示活动和省级电视台专题片拍摄。

杨贵方,又名杨斌成,生于1933 年,小板镇小板村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小被过继到钟姓一家,11岁时就跟随兄长钟义方在荆州等地以糖塑手艺为生。1954 年担任乡村剧团团长兼演员。他得钟义方的真传,又得天门糖塑“菱角帮”首领刘茂林的指点,因而技艺全面,擅长做天门糖塑的当家题材龙、凤、狮子。其糖塑作品多戏曲人物,神态刻画细腻,造型古拙,野性浓郁,神态生动。代表作有《洋姑娘打花伞》《五虎大将》《张先生讨学钱》《回娘家》等数百种。

肖丙生,生于1936年,小板镇姚湾村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51 年从其父肖满堂、伯父肖玉堂、肖春堂学习糖塑手艺。1976 年后肖丙生在农闲期以做糖塑为业,活动范围在福建、江西、湖南及本省长江沿岸。他精通江湖行话, 懂得糖塑行业的仪式行规,擅长营造独特的行业气氛和建立关系网络。他善于观察大自然中各种动物、植物特点,能灵活多样地据此制作各种糖塑图案。他继承肖家糖塑的特点,吹塑的糖塑作品用料节省,有的薄如蝉翼。其作品偏重写意,动作和表情较为夸张,省略一些细节,简洁流畅。代表作有《扭头狮子》 《张三打猎》《麒麟送子》《鸡啄“鸡”》《赵子龙救主》等数百种。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的糖塑专题片拍摄,多次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

杨韶新,生于1936年,小板镇小板村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岁时即随父亲杨四川学吹糖塑,行走湖北、湖南各县市。其作品用料厚实,造型浑厚,真实感强,体大工细,肌理清晰有层次,代表作有《魁星点斗》《金鱼闹菱》《三怕》《八仙过海》《水烟担》等数百种。近年来,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和湖北卫视的《天门糖塑》专题片拍摄,多次参加省、市文化部门组织的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