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记者采访通山木雕传承人熊应华
存续状况
《湖北最美-通山木雕》 / 木雕
2020-07-20
1133 0

通山木雕历史悠久,有“木板上的刺绣”之称,是历代艺匠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积淀。发掘、研究通山木雕和其传承历史,有助于我们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充分了解通山的历史变迁、居民生活和风俗习惯。

第一节 存续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改变,通山木雕的发展和传承也逐渐受到影响。

1.生活习惯改变带来巨大冲击通山木雕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改变是通山木雕濒危的主要原因。受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改变的影响,当地建筑的样式也随着改变。20世纪中叶以来,以钢筋水泥为代表的新兴建筑材料的崛起为房屋的结构和形式带来了变革,大跨度大空间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建筑全面取代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这种变革,给通山木雕的建筑装饰带来了全面冲击,包括新修建的祠堂、庙宇都是以钢筋水泥为主,只有极少的部分用木构建,如供奉祖宗牌的神龛。再就是传统的雕花家具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新型材料所制家具(如人工合成板材的应用、高容积的组合柜的普及),传统的通山木雕家具风光不再。

2.市场经济与现代技术带来负面影响价值取向的市场化使通山木雕面临发展方向偏离的危险,现代传播手段和电脑数码影像技术为工艺美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得技艺交流和借鉴学习变得更加便捷,艺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能力大大提高,但其对木雕艺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艺人急功近利,电脑和机械加工深度介入,产品生产周期短,模仿之作充斥市场,动摇了通山木雕的“手工性”根基。

3.传承后继乏人许多身怀绝技的木雕老艺人慢慢过世或丧失劳动能力,技艺失传。“三年徒弟,四年半作”是手艺工匠培养的平均周期,由于成才周期太长,年轻人学艺的不多,除了读书,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学木雕。

艺人、工艺、作品是通山木雕艺术传承的三大要素,其中以艺人为核心。通山木雕传承的最大隐患在于后继乏人。在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全县专业从事木雕的艺人仅80余人,其中70岁以上的有2人,60岁以上的10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激励和扶持,需要有全方位的理论研究,需要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通山木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水平,2011年入选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2012年熊氏木雕厂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全县目前共有叶氏、熊氏、阮氏等木雕作坊二十多家,从业人员数百人以上,承接业务涉及建筑、家装、根雕、古民居修复、宗教、祠堂、传统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年产值过千万元。但生产形式主要依托旧式家庭作坊,规模小,产量低,难以形成大的行业竞争力,不能适应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和业务的延伸发展,亟待引入科技产能与政策扶持,实现产业化转型。通山县委县政府对于通山木雕行业非常重视,将通山木雕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计划通过打造产业园区的方式予以生产性保护。为发展壮大整个产业,打造地区文化产业名牌,服务地方经济,县委县政府计划在开发区公路运输相对便利的区域规划用地70亩,把通山木雕汇成规模型、集中生产型相结合发展思路,提高整体竞争力,打造年产值达千万元木雕工艺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