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纸笺加工技艺是造纸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笺,本指系在简牍上,用作标识,写有注文的狭条形竹片,后指用于书写的小幅精美纸张。纸笺是指经过加工得到的外表精美的纸张,以及经过改善使用性能、提高耐老化性能等再次加工工艺而被赋予内在美的纸张。
我国纸笺加工技艺的出现不晚于东汉末年。东汉末有“妍妙辉光”的左伯纸,其砑光技术已相当成熟。砑光技术是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纸笺加工技艺。纸张的施胶、施粉涂布技艺的出现不晚于晋代(265—420年),由此诞生了熟纸与粉笺。砑光、施胶、施粉涂布技术主要是对纸张实用性能的改善,至于提高美观程度和起到染潢防蠹作用的染色技术,在晋代也已普遍使用。
唐代是纸笺大创新的时期,其后历代著名纸笺基本上都能溯源到唐代。唐代在皇宫内府和三省三馆中均设有熟纸匠,熟纸匠专司将生纸变为熟纸,这一编制在宋、元、明、清各朝一直沿用,影响深远。从皇帝的诏书、敕令,朝臣的奏折,各州府的公文到文人书画用纸,大多使用熟纸,这促进了纸笺加工技艺的发展,新的纸笺品种不断出现,如蜡笺、粉蜡笺、冷金笺、泥金笺、砑花纸等。其中,染色的纸笺有薛涛笺、云蓝纸等,以薛涛笺最为著名。
南唐澄心堂纸在宋代被发现后,受到欧阳修、刘敞、梅尧臣、蔡襄、宋敏求等名士的高度评价,大量赞美的诗篇流传于世,后世纷纷仿造。
宋、元纸笺加工技艺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如宋代的谢公十色笺、金粟山藏经纸,分别是从唐代薛涛笺、蜡笺发展而来;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元代明仁殿纸、端本堂纸源于唐代的粉蜡笺。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纸笺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潮。明宣宗朱瞻基为画家,对纸张要求高,下令全面提高内府用纸质量并增加新品种,有力地促进了纸笺的发展。当时涌现的纸笺新品种,如素馨纸、白笺、五色粉笺、洒金笺(在白纸上洒金)、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洒金五色粉笺和瓷青纸、羊脑笺等,统称为宣德纸。宣德纸上承唐宋造纸传统,下启明清造纸技术,有重大历史作用。明末,饾版水印及拱花技艺已相当成熟,出现了《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等代表性笺谱。此外,明代著作中关于纸笺加工技艺的记载远超过以前各代,如屠隆《考槃余事》、高濂《遵生八笺》以及项元汴《蕉窗九录》等记载了造金银印花笺法、造葵笺法、染宋笺色法、染纸作画不用胶法等纸笺加工技艺。
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对纸张质量的要求也极高。这一时期,皇宫内府的纸笺作坊不计成本地大量依式仿制了前代的名纸名笺,民间也纷纷仿效,纸笺的发展达到空前水平。清乾隆年间粉蜡笺的制作最为精良,史称“库蜡笺”。
然而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内忧外患不断,经济萧条,加之从国外引入机制纸,严重冲击着传统纸笺行业,纸笺的发展由盛至衰,许多纸笺加工技艺逐渐消亡。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与郑振铎对岌岌可危的饾版水印及拱花技艺进行了抢救,搜集、出版了《北平笺谱》;随后,又翻印了明代《十竹斋笺谱》,为我国纸笺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纸笺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20世纪50年代,相继恢复了矾宣、云母、洒金笺及木版水印笺等数个纸笺品种的生产,但由于机制纸的日益普及,纸笺逐渐从书籍装帧及日用制品的领域退出,主要用于传统书法、绘画,其使用量较为有限,生产、恢复亦受此限制。60—70年代,纸笺生产恢复的脚步基本停了下来。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激发了对纸笺的需求,纸笺的生产得以再次恢复。尤其在2000年前后,许多失传的纸笺品种如雨后春笋般被重新挖掘、复原、生产,如手绘粉蜡笺、金银印花笺、泥金笺、流沙笺、透光笺等,纸笺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又一个历史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