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7 清末时期,编筐人家将小幅戏出画“文王访贤”权作门神贴用
河南木版年画综述三
《中国古版年画珍本【河南卷】》 / 古版年画
2020-07-20
1004 0

开封朱仙镇门神中的另一创新是出现了戏曲题材。清代以后各地的门神画尽管有不少发展的创造,绘制了一些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关岳二将、赵云、马超、徐延昭和杨波等,但把戏曲故事当作门神画恐怕还只有开封门神(应称作门画)。据笔者目力所及,开封朱仙镇门神画中的戏曲有《长坂坡》《双锁山》《寿州城》《锤换带》《苟家滩》和《双官诰》,其中前五种都是武戏,是通过历史上金戈铁马故事来歌颂英雄人物的,生动地刻画了单骑救幼主的赵云、一条盘龙棍闯荡天下的赵匡胤、自择婚姻并勇杀四门的刘金定的英姿。只有《双官诰》是文戏,表现矢志守节的三娘王春娥在得知丈夫死在外乡的消息后,在老仆薛保的帮助下仍含辛茹苦哺养幼子薛倚哥成名的故事,是流行于民间戏曲以唱工见长的正剧。门神画《长坂坡》两幅构图是对称的,都是表现赵云大战曹将张郃,怀中的阿斗化出龙形。《锤换带》表现五代末北汉王刘崇手下大将杨衮与赵匡胤交战,用锤将赵打下马来,但赵的头上陡显一条飞龙,因而杨衮归顺投降,赵封杨为王爵,并解下紫金带赐予杨衮以为凭证。赵匡胤出生于河南洛阳,后来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河南人对他的故事非常熟悉,《锤换带》也是河南地方戏中的传统剧目。门神画中赵匡胤和杨衮两人相对亮相,明显地借鉴了戏曲舞台的扮相和功架。《双锁山》和《寿州城》都是表现宋初女将刘金定的故事,宋将高君保随赵匡胤出征南唐,路经双锁山,见寨主刘金定挂牌写明要招高为夫婿,因而引起一番争战,最后的结局是二人缔结百年之好,刘亦归顺宋朝。后来赵匡胤被围困在寿州城,刘金定匹马单枪救驾解围,力杀四门。《双锁山》描绘刘、高二人对打,在对枪亮相中流露出刘对高的爱慕。《寿州城》则画出刘金定闯杀四门,表现出巾帼英雄的英姿。两种门神画每套两幅中的人物一样,只是构图作对称处理,符合门神画的要求。但《双官诰》与前几幅门画相比就颇为不同,在两幅中表现了不同情节,一幅画三娘机房训子,薛保在一旁站立呵护;另一幅是薛倚哥得中状元荣归乡里,其夫亦从外乡立功回来(死于外地的消息是谎传),三娘苦尽甜来,受到两份皇家封赠官诰的荣耀。两幅不同的画面蕴含了前后时间的流动,宣扬了王春娥的品德,贴在屋门上有着重要的宣传感化作用。这些戏曲题材的“门神画”实际已完全突破门神辟邪祈福的框架,而发展成以装饰为主的“房门画”。

开封年画传世的作品中还有一批单纯描绘戏曲的小画,形式活泼,内容也更丰富,可贴在门上、窗上和墙壁上。因其规格与最小门神画“扯手”相同,人们多统称“二边”。而业内人称之为“二边”,则专指故事、戏曲年画。这种小画虽也可以贴在门上,故不能全称为门画,而是适应美化年节而兴起的新品种。据说这种戏曲小画曾有二百余种,但目前遗留下来的恐不足五十种,据笔者目前所见的有:

属于历史演义戏者:《飞熊入帐》《渭水河》《哪吒闹海》《重耳走国》《对金抓》《木阳城》《黑虎山》《四平山》《对大斧》《锁阳城》《破孟州》《秦琼打擂》《罗章跪楼》《飞虎山》等。(图17)

属于民间戏曲故事者:《铁弓缘》《蝴蝶杯》《三娘教子》等。

属于公案武打戏者:《四霸天》《拿一枝兰》《拿罗似虎》《拿窦尔敦》等。

属于神话传说者:《天河配》《盗仙草》《状元拜塔》《风筝误》等。

属于民间歌舞小戏者:《王小赶脚》《小王打鸟》《背娃入府》等。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的面貌。河南梆子早期曾有不少享名的生角和净角,剧目中也多列国、三国、隋唐、岳传等故事,像《渭水河》(姜子牙为净角扮演)、《飞虎山》(李克用为净角扮演)、《九龙山》(长靠武生戏)都曾在河南戏中流行。小说《施公案》问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续成二十集,但黄天霸戏多由生活于清末的沈小庆(1808--1855)编演为京剧,后来才被其他剧种移植,因火爆的武打和铲除豪强恶霸的公案情节而别具特色。《蝴蝶杯》和《三娘教子》以曲折的故事和声情并茂的唱功打动人心,是梆子戏中久演不衰的好戏。《王小赶脚》和《小王打鸟》是风趣的民间小戏,其中幽默的唱词和表演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年画中有的角色勾脸谱,大都作“十字门”式,较为简单,赵匡胤的“红十字门”脸上的眉毛画成龙形,也是戏曲中的典型谱式。虽和其他开封朱仙镇年画一样具有古朴的风格和韵味,但我认为其绘刻年代多数不会早于清末。《王小赶脚》中的戴礼帽的扮相已是辛亥革命以后的装扮了。

开封朱仙镇从戏曲形象的门神到戏曲门画的发展及戏曲小画的产生,都是对其门神画和神马传统产品的突破和创新,以上例举的戏曲画只是幸存下来的小部分,如果细究起来,现有《白蛇传》内容只有“盗草”和“祭塔”,恐怕原来至少还有“游湖借伞”“水漫金山”及“断桥相会”等画,才能凑成一套。朱仙镇年画虽然在历史上以门神画为代表产品,但它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即使门神的样式也在不断更新。可惜的是这种更新在近代随着木版年画的衰落没能继续下去,但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继承民间美术遗产与如何挖掘和发展朱仙镇年画却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