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0 玉成号画店霍玉堂师傅在细心勾绘年画《水漫金山寺》(采自《天津画报》1957年1期,封三)
天津年画概说六
《中国古版年画珍本【天津卷】》 / 古版年画
2020-07-20
957 0

关于杨柳青年画的创作,可参见王树村先生的《中国民间画诀》一书,其中收录和整理的主要是杨柳青年画作坊中流传的一些画法、画诀,都是世代秘而不传的“画法”“秘诀”,弥足珍贵。所谓“秘诀”,即表示“不外传”。这是旧社会工艺传承的一个特点,不仅仅是年画业,其他行业也是一样。

薄松年先生在《记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及其他》一文中,详细描述了杨柳青年画制作的五个步骤,可以简括为“起稿、刻版、刷印、填色、装裱”。

(一)起稿。起稿的任务由画师来担任,但题材内容则由画店拟定,什么好卖就画什么(如要戏曲,甚至指明要第几场)。画师完活儿后,老板把画稿挂在墙上,征求大家的意见,然后送给画师反复修改,满意后才勾墨定稿,谓之“落墨”。(图38)起稿一方面要照顾画的销路,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印刷填色等后面步骤的方便可行。动人的艺术形象,来自于民间艺人熟悉的农家生活,也来自于从小说绣像、戏曲表演中间接体验的生活,并参考了一些画谱(如《芥子园》《飞影阁》等)。一般画师除了画黑白稿外,还要交出六张稿子:五张分色稿,分别填以墨、黄、红、蓝、绿五色,谓之分套,以供刻分色版之用,另外要填出一张色彩效果稿,谓之“爨套”。至于作为技艺的“勾”,是将画稿完成后,再勾描在雁皮纸上,因为稿子以线造型为骨架和基础,所以技法上也讲究传统的“十八描”法,较多见的是“游丝描”“兰叶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

(二)刻版。首先是雕刻“线版”,也称“主版”,优秀的刻版艺人所完成的画面,一方面是出稿者思想、趣味及艺术风格的显现,另一方面,木刻版画所特有的“版味”也在“线版”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步骤是,将雁皮纸上勾好的稿子的正面和已经刨平的木板相对,用浆糊贴在木板(多是杜梨木)上,待干透后用手沾清水,将纸毛搓到呈现明显的墨线时,就可以制版了。用斜口刀沿线条两边雕刻,用平口刀铲去线条以外的地子,使之成为线条凸出的印刷木板。薄松年先生《记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及其他》对刻版原则有过简练的描述:刻版师刻制,以不走样为原则,刻版手艺不好,就会使原作减色,所以刻工好坏对印出年画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老刻版师王文华说,刻版要求做到“陡刀立线”,即凸出的线要上下一边宽,这样才能做到多印不走样,不怕磨损。对一件完整的杨柳青年画来讲,“线版”是后面所有工序的基础。刻好线版之后,还需要按照分色稿雕刻套色版。一块版根据画面粗细又分为三种不同技术的线。一等线是人物脸、手的刻线,最细,不能差分毫,所以最难掌握;二等线是衣纹,需要注意笔锋,线纹也较宽;三等线是野景、树木庭园等配景,比较好刻。一般学徒工从刻“三等线”入手。(图39)

(三)刷印。年画的印制,先把墨线版置于案上,然后把纸张用夹子压起来,逐张印刷墨线。这样刷好的墨线,谓之“坯子”“样子”。下面的工艺就是套色,顺序刷印红、黄、绿、紫等颜色。此外,“灰套”也是过去杨柳青年画比较常见的,遗憾的是这种技法在今天的杨柳青年画中已经很难看到了。所谓“灰套”,即套印灰色,主要是指为了使线条不至于单调孤立,往往在黑色线条旁加一条灰色线条的套版。灰线比黑线略宽,作用是使单线显得丰富、敦厚、有力,使形象鲜明突出。古代宫廷画家的重彩画法讲究“三矾九染”,杨柳青民间画师虽无此条件,却创造了异曲同工的、痛快潇洒的印制技法。

(四)填色。杨柳青年画制作工艺的最大特色就是“半印半绘”,采用手工染色、开脸(也称“笔绘”)。“笔绘”的第一步是将墨线或套色的坯子“上墙”,即把印完的画反面放置,用宽大的排笔饱蘸胶矾水,从背面满刷,然后趁湿贴到“画绷子”(或称“门子”)上。手工绘制可以分两种,一为“粗笔写意”,只需大面刷染,故有“卫抹子”之称。另有一种“工笔金活”,多出自熟练女工之手,画工十分精细。仅开脸出相工序,就需要润染和画眉点唇等20道手工才完成。为了制作的方便,杨柳青年画的染色开脸要把画面90度旋转,即画面人物皆横平卧倒,以流水作业画法来完成,既快又准确。因为是先印后绘,所以常以画工掩盖了印版痕迹,给人一种名家手绘之感。整个画幅完成的工序十分复杂,加起来甚至有33道工序。(图40)

(五)装裱。旧时大部分年画是不用装裱的,买来后直接贴在墙上,来年再撕掉,换成新的。但有一些贡尖、条屏、板屏、中堂、门神画之类的东西,因为功用和效果的特殊性,还是需要装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