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糖塑俗称“糖人”,源于旧时祭祀用的“糖供”,加热后的麦芽糖经过艺人的“吹”和“塑”,变成妙趣横生的艺术品。糖塑艺术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民间文化生活中有重要影响,透过糖塑可以找到历史的印记和民间艺术鲜活的血脉。
旧时,祭祀是极为隆重的大事。祭天地,祭社稷,祭日月,祭水火,祭祖先,祭鬼,祭山神、土地、门神、灶神……祭祀神灵要用上好的供品,“糖供”就是其中之一。唐宋时期的古籍,提到“糖供”做成人物、鸟兽、果品等形状,但是不是用麦芽糖制作,如何制作则没有记载。县志、府志上也无可查考。
关于糖塑的发明人,也就是艺人所谓的“祖师”,现存两种传说。其一是:“糖人”是“杜康小姐”的发明。杜康是周朝人,是酿酒的祖师,同时也是熬制麦芽糖的祖师。他的女儿小时候把麦芽糖当玩具,捏出了“糖人”。麦芽糖在周朝就已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普及,当时麦芽糖就有许多名称。糖塑雏形出现应该很早,按照“杜康小姐”这种传说推算,糖塑应该有2500年以上历史。其二是:“糖人”起源于刘伯温。刘伯温(即刘基)是朱元璋的军师,传说他在平定西南的某次战役中,用稻草扎成人形,上面涂满蜜糖,用来吸引敌方放出的毒蜂,因而大获全胜,“糖人”由此得名。由于刘伯温是民间崇敬的“神人”,糖塑艺人都愿把他当成自己的“祖师”。事实上,在稻草人上涂蜜糖和用麦芽糖吹塑成糖人相去甚远,因而把刘伯温作为“祖师”缺乏说服力。假若以刘伯温生活的年代来推算,糖塑出现的时间就要后推到明初。
近代民间艺人都认同天门糖塑由祭祀用的“糖供”演化而来。祭祀的“糖供”在民国时期已退居次要位置,但那些“糖供”的做法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逐渐演化成寓意吉祥的一种象征。由于现在天门糖塑的造型特征、人物服饰的装饰手法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典型印记,被称为古代糖塑的“活化石”,“吹”“塑”结合的糖塑做法主要盛行于明清时期。
1949年后,天门糖塑在民间流传,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大,依旧保留着明清时期民间美术的典型特征。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糖塑由于表现的题材被当作“四旧”,曾一度销声匿迹。随着改革开放,糖塑又重新出现,特别受欢迎。据1985年的相关资料统计,当时仅小板镇就有糖塑艺人三十余人。有些高手做的糖塑甚至要预先付款,几天后才可取货。有些外出跑“大码头”的艺人,收入丰厚。
1987年,天门糖塑作品的模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届中国艺术节展出。电视片《湖北民间美术》也纪录了天门糖塑艺人做糖塑的实况,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天门糖塑作品被编入画册,选入小学《美术》课本。
天门糖塑艺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的“抬举”,做糖塑的积极性高涨,收入也水涨船高。1990年前后,是天门糖塑历史上的“鼎盛时期”。2000年以来,各级文化部门对天门糖塑更加重视,艺人们多次受邀参加海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2011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天门糖塑》专题片。
糖塑大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保留民间手工艺的原生形态,在上世纪末其他多地糖塑技艺濒临失传之际,天门糖塑保存了完整的传承谱系,拥有杰出的艺人,其独特的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现在天门糖塑衰落之势逐渐明显。糖塑这种只能在天冷时制作又不便长途运输的“玩意儿”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上宗族祭祀活动很少,祭祀用的“糖供”没有用武之地。人们对糖塑的认识也逐渐淡化,不了解其吉祥寓意,仅认为糖塑好看而已,潜在的消费需求大大减少。目前,还在做糖塑的艺人大都年过七旬,且人数极少。过去做过的也去从事别的行当谋生,技艺退化。由于没有年轻人学习这门手艺,糖塑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