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是工艺雕刻的一个种类,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称为“精细木工”。中国的木雕同其他雕刻一样,因用途各异有着不同的表现方法、不同的艺术风格。木雕的表现手法可分为线雕、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木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为明器,如木俑、镇墓兽和棺椁之类的陪葬品;二为建筑,如宫殿寺庙、木塔园林和民居等;三为家具和陈设品。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不同,取材不一,题材与内容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流派,且流派大多是以地域来区分的。例如:东阳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湖北木雕船、苏州红木雕刻、南京仿古木雕、山西木雕、山东潍坊红木嵌根雕、上海黄杨木雕、贵州苗族龙舟雕、江西傩面具雕、武汉木雕、湖北通山木雕等等。通山的木雕艺术,历史悠久,为通山传统民间工艺,有“木板上的刺绣”之称。根据《通山县志》记载,通山境内在唐代就有从事木雕的艺人,修建于北宋年间九宫山道教宫殿,其中陈设的木雕佛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通山木雕题材十分广泛,有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花卉、鱼虫等,受当地汉剧、采茶剧的影响,人物题材多以民间神话、戏曲故事为主。“画中有戏,百看不腻”是通山装饰木雕极富色彩的部分。
通山木雕根据建筑、家具制作的各自造型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它有一套独特完备的雕刻技法,其中包括浮雕、圆雕、透空双面雕、阴雕和彩木雕嵌。浮雕是通山木雕艺术的精华,也是最具通山木雕特色的工艺形式之一。它是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或鸟瞰透视法构图,然后用镂空双面雕,或者再通过彩木镶嵌来完成的。“木雕看橱”就是这一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其主要采用了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通山的浅浮雕,画面深度一般都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以刻线的表现力来体现物体的主体感。这种浅浮雕,最为人称道的是“满地雕刻”,也就是在器物表面,满雕纹饰,既有立体感,又密不露地,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通山木雕作品,在建筑装饰、器具装饰等领域,也有独到的建树。木雕屏风、挂屏是通山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创新。采用中国画工笔写实的手法进行构图设计,制作的挂屏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尤其雕刻的花卉、飞禽、仕女等图案最为突出,层次分明、细腻精微,逼真传神,使人耳目一新。这些作品在造型设计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长方形、圆形、扇面型等框式结构,出现了多种根据题材内容所设计的散边式造型,使人赞叹不已。这些作品的出现,为木雕工艺品的不断创新、表达更丰富的内容,起到了开拓作用。
在流派纷呈的数百余种民间雕刻工艺中,具有浓郁乡土味的通山木雕,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品类,生动的神韵,精美的雕饰,精湛的技艺和广泛的表现内容而名扬海内外。它蕴含着通山人民的智慧,融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它在中国民间雕刻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
隔心套方棂,绦环板为博古纹,裙板分别雕有渔樵耕读和富有寓意的花鸟图案。
然而,新型的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及现代家具普遍取代了传统的民居建造和木雕装饰家具,影响了通山木雕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近年来,通山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大了对通山木雕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2011年通山木雕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著名艺人叶瑞祥、熊应华被命名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熊氏木雕厂也被确定为首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在一代代木雕艺人的不懈坚守和传承下,相信通山木雕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二〇一三年七月